机械零件图标注完全指南:从基本原则到具体应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机械零件图标注完全指南:从基本原则到具体应用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1617401_121123757
零件图是机械制造业中制造和检验零件的重要依据,其标注直接关系到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本文将详细介绍零件标注的相关知识,包括标注的基本原则、尺寸标注、表面粗糙度标注、公差与配合标注等,通过具体的图样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零件标注的基本原则
零件标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完整、合理、清晰”三个要求,并应满足“一原则”,即尺寸基准的选择和确定。具体而言:
- 完整性:标注应包含零件加工和检验所需的所有尺寸,不应遗漏任何重要信息。
- 合理性:标注的尺寸应便于加工和测量,避免标注不合理导致加工困难或测量误差。
- 清晰性:标注应清晰易读,避免混淆和误解。
- 基准选择:标注尺寸应从基准出发,确保零件各部分的大小和相对位置准确无误。基准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设计基准根据零件的设计要求选定,工艺基准则根据加工和测量要求选定。
尺寸标注
尺寸标注是零件图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直接决定了零件的形状和大小。在标注尺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尺寸标注的四要素:尺寸线、尺寸界线、起止符号和尺寸数字。这四个要素应清晰、准确、符合国家标准。
- 标注顺序:重要的或主要的尺寸应首先标注,次要尺寸后标注。有配合关系的表面尺寸、位置尺寸以及影响零件工作精度和性能的尺寸应优先标注。
- 避免重复和多余:同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避免重复和多余的标注。
- 标注形式:标注形式应简洁明了,避免复杂和繁琐。例如,连续表面、重复要素(如孔、齿、槽等)的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只注一次,并用细实线连接。
平键键槽尺寸及公差(GB/T 1095—2003)
轴颈和外壳孔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示例
常用精度等级的齿轮加工方法及其应用范围
输出轴工作图
表面粗糙度标注
表面粗糙度是衡量零件表面质量的重要参数,它直接影响零件的配合性质、疲劳强度、耐磨性、抗腐蚀性和密封性。在标注表面粗糙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标注位置: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应尽可能靠近有关的尺寸线,当空间狭小或不便标注时可以引出标注。
- 统一标注:当零件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时,可统一标注在图样的右上角;当零件的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时,对其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代(符)号可以同时注在图样的右上角,并加注“其余”或“全部”两字。
- 简化标注:对于某些特殊表面,如中心孔的工作表面、键槽的工作表面、倒角、圆角等,其表面粗糙度代号可以简化标注。
公差与配合标注
公差与配合标注是零件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零件的装配精度和使用性能。在标注公差与配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公差带组成:公差带由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要素组成。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的大小,而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
- 公差等级:标准公差分为20级,即IT01、IT0、IT1、…、IT18,其尺寸精确程度从IT01到IT18依次降低。
- 配合类型: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国家标准规定了两种基准制:基孔制和基轴制。配合代号由孔和轴的公差带代号组成,写成分数形式,分子为孔的公差带代号,分母为轴的公差带代号。
- 标注方法:在装配图上标注公差与配合时,采用组合式注法;在零件图上的标注方法有三种形式,包括基本尺寸与公差带代号组合标注、偏差标注和极限尺寸标注。
热门推荐
网课教师的职责技能与要求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龟背竹(探讨龟背竹吸附甲醛的作用与效果)
220V浪涌保护器大小怎么选?中为防雷带您了解!
国内第四代半导体氧化镓技术迎新进展
墙面挂画比例全攻略:从尺寸到风格的完美搭配
东京池袋: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多元魅力
第四代半导体材料:新一轮科技竞赛
首出国门的豫园灯会,向世界传递东方生活美学
小儿推拿六步退烧法及注意事项
交通事故鉴定完伤残多久理赔
日本护理人员不足,智慧养老与护理机器人应对?
探索古法养生:胡耀贞先生的六字诀呼吸法深度解析
单位能否解除吸毒人员的劳动关系?解除劳动合同的押金和赔偿标准详解
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一页不能忘却的历史
不办或迟办不动产权证书的风险,你知道吗?
垃圾分类数据集TrashNet介绍
2025年以后,如何计算法定退休年龄?1985年1月出生,怎么算?
海洋监测浮标在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的应用探索
这艘补给舰重4万吨,仅装30毫米小炮,到底是为什么?
适合老人的旅游目的地及行程推荐
边牧犬什么颜色最贵?
糖尿病患者多尿是由于什么
无人机清洗外墙需要什么证件和报备
如何解决word内存不足的问题
金骏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绿野仙踪经典片段回顾:多萝西奇妙之旅中的难忘瞬间
阴历、阳历、农历有啥不同?科普来了!
脑出血吞咽困难患者的食物选择
宏观市场 | 长期利率下行的宏观原因与政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