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调解流程及赔偿标准详解
交通事故调解流程及赔偿标准详解
交通事故调解是处理交通事故的重要环节,涉及时间安排、参与人员、调解方法以及具体的赔偿项目和计算标准等多个方面。本文将详细介绍交通事故调解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帮助当事人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交通事故调解流程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受理当事人调解申请后按程序调解。
首先约定并通知调解时间地点提前 3 日通知一方不能按时参加可提前 1 日请求变更新时间要在 10 天限定内。
其次通知相关人员包括当事人、伤亡者近亲属或监护人、车辆所有人、法定或委托代理人等委托代理人需出具授权委托书且一方参加人数不超 3 人。
然后在法定 10 天期限内调解。致死的从办理丧葬事宜结束起致伤的从治疗终结或定残起造成财产损失的从确定损失起。
调解流程包括告知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权利义务听取其请求根据认定书确定损害赔偿责任计算损害赔偿金额及各方承担比例确定补偿履行方式和期限。
调解方法要坚持“合理、有益、克制”原则分析对方动机目的收集信息熟悉案情抓住机会把握局势控制情绪做优秀倾听者。
调解时当事人应注意全面了解对方赔付能力和车辆保险情况作为赔偿义务人要综合考虑各种赔偿严格按保险理赔标准签协议避免漏项作为赔偿权利人要保存收集证据掌握自残情况准确计算赔偿金额争取一次性获得全部赔偿若对方拖延应尽早诉讼。
当事人可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不同意调解的交通警察在认定书上载明后送达当事人当事人可向法院起诉。
各种赔偿项目及计算标准
(一)医疗费
(二)误工费
(三)护理费
(四)交通费
(五)住宿费
(六)住院伙食补助费
(七)营养费
(八)残疾赔偿金
(九)残疾辅助器具费
(十)丧葬费
按照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十一)被扶养人生活费
(十二)死亡赔偿金
按照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参加处理交通事故的当事人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本《标准》第九条的规定计算,按照赔偿责任比例分担,但计算人数不得超过三人。
交通事故当事人或者死者近亲属要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由当事人或者死者近亲属自行协商。
法律依据
《民法通则》
第106条第2款 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76条第1款第(1)项的规定,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赔偿责任。在三方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中,依照“过错赔偿原则”,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确定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