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马赛塔罗系列之 —— 没人告诉你的塔罗历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马赛塔罗系列之 —— 没人告诉你的塔罗历史

引用
豆瓣
1.
https://m.douban.com/note/701036217/

塔罗牌作为占卜工具,其历史源远流长。从15世纪的维斯康提塔罗到现代流行的韦特塔罗和托特塔罗,塔罗牌经历了数个世纪的发展与演变。本文将围绕塔罗牌的主要体系,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继承发展和相互影响,来描绘占卜类塔罗的发展历史。

维斯康提:幸存最早的塔罗

无论古今中外,人们都喜欢往自己脸上贴金,他们会把自己的祖上追溯到古老而又高大上的历史以显摆自己——纵观历史,塔罗牌也一度遭受过这种荼毒;即便是现在,在大众网络以及以下不严谨的书籍中,所谓塔罗牌埃及起源论、希伯来起源论、以及吉普赛起源论等仍然大行其道。为了给这些起源增添一些说服力,甚至会将塔罗的名称,意象以及架构与某些文化中的秘仪强行关联起来。然而,据考古学家和塔罗学者的研究推断,塔罗起源于15世纪早期的意大利北部,并没有任何依据表明塔罗起源于欧洲以外的地方。

据多方考证,塔罗最有可能的发源地是意大利米兰。纸牌游戏约在14世纪后期被引入欧洲,此时已经出现了拐棍、杯子、碟子与宝剑的花色;最早文献记录的塔罗牌出现在15世纪中叶的米兰、费拉拉、佛罗伦萨和博洛尼亚等地区——它们在普通的四牌组中增添了带有寓言性质的胜利牌(carte da trionfi)。而现存有实物的最早的塔罗牌则是15世纪中叶出现的维斯康提塔罗(Visconti-Sforza Tarot)。维斯康提及其继任者斯福扎是当时的米兰公爵,用他们的名字来命名的原因是,这些幸存牌面上的服装和装饰的设计来源于Visconti-Sforza的家庭成员。最著名的三个维斯康提塔罗系列为Pierpont-Morgan Bergamo(1451)、Cary-Yale(1466)和Brera-Brambilla(1463)。


Pierpont-Morgan Bergamo 塔罗


Cary-Yale 塔罗


Brera-Brambilla 塔罗

马赛:最早的占卜塔罗

迄今为止,学界关于维斯康提塔罗的意象和解牌尚未有较深的研究,但是,随后出现的马赛塔罗(Tarot de Marseille)则是最早有记载被用于占卜的塔罗。现存最早的马赛塔罗为1650年制作于巴黎的Jean-Noblet塔罗(这也是编者最喜欢的一版马赛塔罗)。马赛塔罗的“马赛”指的是法国南部的一个省,那里有着法国最大的纸牌生产中心。事实上,“马赛塔罗”这个概念是在19世纪由法国纸牌制造商保罗·马特龙提出的,在此之前,马赛塔罗并没有专门的词汇来形容,在当今的西班牙和意大利,仍然有人称之为“标准法国塔罗”。

一般认为马赛塔罗是在15世纪末法国入侵米兰和皮德蒙特地区时传到法国南部的,但是自此以后塔罗的生产工艺在意大利本土遗失,直到后来才被重新引进;关于马赛塔罗的具体起源地现今尚未有定论,但是在2015年法国纪录片《马赛塔罗的秘密(Les mystères du Tarot de Marseille)》中则考证,费奇诺(Marsilio Ficino)的著作启迪了马赛塔罗。由于马赛塔罗命名的历史遗留问题,部分学者倾向于使用缩写“TdM”,这个模糊的“M”既可以指代马赛(Marseille)也可以指代米兰(Milan)。尽管维斯康提塔罗的历史早于马赛,但是毋庸置疑,后续出现的一系列占卜类塔罗的源流无一不是马赛塔罗。也有人把Swiss1JJ塔罗看作独立于马赛体系,它是由马赛塔罗的贝桑松(Besançon)版本衍生而来。关于马赛塔罗的版本和变体我们将在以后的推文讲到。


Jean Noblet 马赛塔罗


Piatnik马赛塔罗


瑞士 1JJ塔罗

发扬演变:杰伯林与艾特拉

虽然马赛塔罗曾一度十分流行,但是在16世纪到17世纪初,马赛塔罗的发展跌入了低谷,大部分卡牌也因此流失。可以这么说,在18世纪以前的塔罗解牌技术几乎失传。塔罗得以在法国被重新发掘和发扬光大,主要得益于两个人的贡献:杰伯林(Court de Gébelin)和艾特拉(Jean-Baptiste Alliette/Etteilla)。


杰伯林在文集 Monde primitif(1781)中试图将塔罗的历史追溯到埃及宗教、赫密以及伊希斯的传说,将女教皇(现在的女祭司)等同于伊希斯,并且将基督教的四种美德与节制、正义、力量和倒吊人四张主牌一一对应;他甚至还考据塔罗的词源来自于埃及语 Tar-Ro,意为皇室之路——然而根据埃及学家的考证,他这些论断毫无依据。同时,在 Monde primitif 中涉及到一篇来自法国作家 Comte de Mellet 的随笔,这篇随笔首次将塔罗的22张主牌与希伯来文的22个字母联系起来。


艾特拉与透特之书


艾特拉塔罗

艾特拉是第一位史料有记载的塔罗解牌师,此人在塔罗历史上的地位颇有争议,有时甚至出现同一个人对他又是褒扬又是贬低的情况;但是平心而论,没有艾特拉就没有现代的塔罗。

在杰伯林文章发表的两年后,艾特拉创造了一种塔罗占卜的方法、发表一篇神秘学文章来阐述塔罗与《托特之书》的渊源。他还试图根据埃及宗教和赫秘对于由于人类腐化而“错传”的牌面进行修正,并且由此发布了一副自己的塔罗—— Grand Ettielle Deck。此后,他在1791年出版了一本名为 Dictionnaire synonimique du Livre de Thot 的书,此书系统性的阐述了塔罗的正逆位释义。值得注意的是,艾特拉否认自己受到杰伯林的影响,并且声称自己的工作早于杰伯林,只是未曾发表罢了。

利未:回归传统

另一个对塔罗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人是利未(Eliphas Lévi Zahed),他原名为Alphonse-Louise Constance,而Eliphas Lévi是他试图把自己的原名翻译为希伯来文得来的。

利未极大的扩充了塔罗的含义,并且让此前一路带歪的塔罗重新回归了马赛塔罗。虽然他否认塔罗的埃及起源论,但他承认塔罗的内涵有着十分古老的渊源,并且声称其包含的知识与哲学无与伦比。然而,利未并非仅由塔罗著称,他是一位多产的秘仪作者和仪式魔法师,对于现代魔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利未


利未绘制的恶魔

现代塔罗:英语世界的崛起

前文提及塔罗的发展与自文艺复兴以来世界文化中心的转移息息相关,塔罗牌从兴盛于文艺复兴的米兰、佛罗伦萨等地,转移到了法国,并在这里良好的政治与思想环境下蓬勃发展。进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大不列颠的崛起,塔罗牌的发展中心也迁移到英国。

十分有趣的是,莱德-韦特的作者A. E. 韦特(Arthur Edward Waite)和史密斯女士(Pamela Colman Smith),托特塔罗的作者之一克劳利(Aleister Crowley),都层级是黄金黎明协会(the Hermetic Order of the Golden Dawn)的成员。

黄金黎明协会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魔法组织,相信对于神秘学有所涉猎的读者都对它十分熟悉。而鲜为人知的是,黄金黎明的三位创始人之一马瑟斯(Samuel Liddell MacGregor Mathers),也创作了黄金黎明体系的塔罗牌,遗憾的是这幅牌只留下了文字性的描述,而没有留存实物图像——但是不乏后人根据描述将这幅牌绘制出版。

黄金黎明塔罗本身十分的注重赫密、卡巴拉等内容,从它的牌面设计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这一点;此外,它许多牌的释义都深受艾特拉的影响。而作为黄金黎明前成员的韦特和克劳利,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这些影响。


黄金黎明塔罗


韦特塔罗


史密斯


韦特


透特塔罗


哈里斯


克劳利

利未对韦特的主要影响在于其牌面以及希伯来字母的对应,在莱德-韦特塔罗中,我们十分熟悉的倒五芒星、羊角恶魔形象就出自利未之手,这种形象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许多人会误认为恶魔的形象一向如此——但事实上,马赛塔罗中的恶魔就与之有着很大区别。韦特塔罗除了受到利未和黄金黎明的影响以外,也部分借鉴了古文明塔罗的牌面和真人图像,并且掺杂了天主教与亚瑟王传说的意象。同时,由于其构图者史密斯女士从事舞台剧布景的绘制,使得其构图和服饰有着很强烈的舞台剧特点,而非对于历史的完全还原。

韦特塔罗并没有过分贯彻黄金黎明深邃的神秘学意象,而克劳利的托特塔罗则蕴含十分强烈的神秘学元素。托特塔罗尤其体现了克劳利对于thelema的思想,在他的著作《律法之书(Book of Law)》中也体现了这一特质。托特塔罗的另一特点在于其画面几何投影和透视的处理,哈里斯女士(Lady Frieda Harris)美仑美奂的图画使得这幅牌即使不论及神秘学内涵,也是十分精美的艺术品。

结论

以上我们介绍了当今主流占卜类塔罗的源流与发展历程。我们在下图中列出塔罗牌发展演变的历史继承关系。

(本图为编者整理并绘制,版权归秘义之光所有,盗图必究)

从上图中可以发现,对塔罗的历史考据要远远滞后于塔罗占卜的运用;而根据宗教文化和秘仪对于塔罗的过分解读,妨碍了人们去探索塔罗的真实面貌。因此,如果想要摒弃这些冗余,使用“原汁原味”的塔罗,马赛塔罗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Mary K. Greer, Tom Tadfor Little, Nina Lee Braden, et al. The TarotL History Information Sheet, 2001.
  2. Franco Pratesi. In Search of Tarot Sources. The Playing-Card, 1998.
  3. Janina Renee. Tarot for a New Generation, Llewellyn Worldwide, 2001.
  4. Robert M. Place. The Tarot: History, Symbolism, and Divination, Jeremy P. Tarcher/Penguin, 2005.
  5. Philippe Truffault, Christophe Poncet. Les mystères du Tarot de Marseille, France, 2015.
  6. Depaulis, Thierry. The Tarot de Marseille - Facts and Fallacies part I. The Playing-Card. 2013, 42 (1): 23–43.
  7. James W. Revak.The Influence of Etteilla and His School on Mathers & Waite, 2000.
  8. Michael Dummett. The Game of Tarot. London: Duckworth, 1980.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