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三岁前多让孩子做这些感统训练,极大程度避免感统失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三岁前多让孩子做这些感统训练,极大程度避免感统失调!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60427340_100115435

孩子就像一棵小树,成长过程需要阳光、水分和养分的平衡滋养。而对孩子来说,感觉统合能力,正是孩子身心发展的“根基”

0-3岁是大脑神经发育的黄金期,也是感统能力形成的关键阶段。

如果在这一时期给予科学的感统刺激,不仅能预防感统失调(如注意力不集中、肢体不协调、情绪不稳定等),还能为孩子的学习力、社交力和创造力打下坚实基础!

为什么三岁前是感统训练的黄金期?

0-3岁孩子的大脑可塑性极强,通过多元化的感官体验(触觉、前庭觉、本体觉、视觉、听觉等),能高效建立神经连接,帮助孩子学会整合外界信息并做出恰当反应。

人类70%的感统能力在3岁前形成

6岁前基本定型

错过这一时期,后期矫正感统失调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因此,早期干预事半功倍!

三岁前必做的5类基础感统训练

以下训练简单易行,家长每天只需花15-30分钟,在家就能轻松完成!

01触觉训练:激活“皮肤大脑”

触觉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通道,直接影响情绪发展和社交能力。

怎么做?

  • 0-1岁:用不同材质的毛巾、毛刷轻抚孩子手脚,或让孩子触摸冷/温水袋、粗糙/光滑的玩具。

  • 1-3岁:玩沙子、大米、豆子等触觉游戏,或进行“身体按摩操”(用软球轻轻滚动全身)。

作用:减少触觉敏感/迟钝,增强环境适应力。

02前庭觉训练:打造“身体平衡仪”

前庭觉位于内耳,负责平衡感和空间定向,影响专注力和学习效率。

怎么做?

  • 0-1岁:多让孩子趴卧抬头,用摇篮轻柔摇晃,或玩“飞机抱”(家长托举孩子缓慢升降)。

  • 1-3岁:荡秋千、滑滑梯、转圈游戏(3-5圈后反向旋转),或走10cm宽的“独木桥”(用胶带贴地面直线)。

作用:强化平衡能力,减少好动不安。

03本体觉训练:发展“身体地图”

本体觉帮助孩子感知肢体位置和力量控制,是运动协调的基础。

怎么做?

  • 1-2岁:推拉重物(如装满玩具的小箱子)、钻爬隧道、模仿动物走路(螃蟹横爬、兔子跳)。

  • 2-3岁:抛接气球、双脚跳格子、用勺子精准舀豆子。

作用:改善肢体不协调,提升自信心。

04视听专注训练:打通“信息接收器”

视听整合能力直接影响孩子上课能否集中注意力。

怎么做?

  • 听觉:玩“声音寻宝”(让孩子闭眼听摇铃/拍手声找方位),或听指令做动作(如“摸鼻子+拍腿”)。

  • 视觉:追踪移动的光点(用手电筒照墙)、玩拼图、串珠子,或找不同(两幅图对比细微差别)。

作用:提升信息过滤能力,增强学习专注度。

05综合感统游戏:趣味中全面提升

将多感官训练融入日常游戏,效果加倍!

推荐游戏

  • 彩虹隧道探险:用爬行垫+枕头搭障碍通道,让孩子钻爬并捡起沿途的彩色积木。

  • 亲子瑜伽:模仿大树、小船等姿势,配合深呼吸和轻柔音乐。

  • 感统障碍赛:设置跳跃、投球、平衡木等关卡,计时挑战。

给家长的贴心提示

观察孩子反应:若孩子抗拒某项活动,及时调整难度或方式,避免强迫。

循序渐进:从静态到动态,从单一到复杂,逐步增加挑战。

融入生活:上下楼梯、自己穿衣、帮忙拎东西……日常小事也是感统练习。

定期评估:若孩子3岁后仍出现明显感统失调症状(如怕高、易摔跤、语言滞后),建议咨询专业机构。

早期感统训练的本质,是给孩子“赋能”。

每天一点小游戏,不仅能预防问题,更能让孩子在快乐中发展出灵活的身体、敏锐的感官和强大的学习潜能。抓住三岁前的黄金期,现在就开始行动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