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拙政园: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建筑艺术与文化内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拙政园: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建筑艺术与文化内涵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xiaohuasheng.cn/blog/2b8bd8500cf8aac2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北隅,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以其精湛的园林艺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闻名于世。从明代始建至今,拙政园历经多次变迁,形成了独特的园林景观和文化内涵。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拙政园的历史渊源、布局特色以及其中的精品建筑。

一、历史溯源

  1. 明正德四年(1509年),王献臣始建拙政园,设计出自吴门画派大家文征明之手,历时16年方成。
  2. 明崇祯四年(1631年),几近废墟的东园被侍郎王心一购得,改称“归园田居”。
  3. 清顺治年间(1662年),拙政园归国有,后经多次易主,包括驻防将军府、兵备道行馆等。
  4. 乾隆三年(1738年),蒋棨接手拙政园。
  5. 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天国时期,忠王李秀成将其作为忠王府。
  6. 光绪三年(1877年),富商张履谦购得此园,改名“补园”。
  7. 1951年,拙政园再度修复,开放中部和西部。

二、园林布局

拙政园占地约5公顷,以水为中心,布局精巧,追求山水如诗书之纹理,又不失天然野趣。全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

  • 东园:以涵青池为中心,南可观缀云峰、联壁峰及“小桃源”,西有溪涧梧桐,北有紫罗山,其中芙蓉榭最为人喜爱。
  • 西园:布局依张履谦时期的“补园”,主要建筑有塔影亭、留听阁、浮翠阁、笠亭、与谁同坐轩、宜两亭等,南部有三十六鸳鸯厅。
  • 中园:以远香堂为主厅,南面有海棠春坞、听雨轩、玲戏馆、枇杷园和小飞虹等,皆依水而建,灵秀雅致。

三、精品建筑

3.1 远香堂

远香堂是中园的主体建筑,面水而筑,单檐歇山顶,四面厅形式,高大宽敞。堂南是一泓清池,池边栽有广玉兰,枝叶扶苏。堂北设临水月台,东山的待霜亭和西山的雪香云蔚亭隔莲池相望,意境优美。

3.2 三十六鸳鸯馆

位于西园,由南北两厅组成。北部称“卅六鸳鸯馆”,背阳面水,清爽凉快;南部称“十八曼陀罗花馆”,向阳,冬春宜居。整体设计精巧,体现了园林建筑的匠心独运。

3.3 与谁同坐轩

这座折扇形小亭,由张履谦所建,屋面、轩门、窗洞等均为扇形。背依土石假山,通过扇形空窗可远眺倒影楼和三十六鸳鸯馆,设计独特,富有诗意。

3.4 梧竹幽居

采用攒尖式样,嫩戗发戗,飞檐翘角。其建筑特色在于借景生景,通过窗户借取窗外的繁花美景、小桥流水、湖光山色等自然景观,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3.5 枇杷园

位于远香堂东南,是中园的园中园。设计采用障景手法,通过木石构筑达到遮障、分割景物的效果,形成“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独特景观。园内有玲珑馆、嘉实亭、听雨轩和海棠春坞等建筑,各具特色。

拙政园不仅是一座园林建筑的杰作,更是一部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精华的立体史书。其精妙的设计、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文化价值,使其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典范之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