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孩子的称呼:从赤子到束发,解析古人如何以年龄称谓命名儿童及其在诗词中的应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代小孩子的称呼:从赤子到束发,解析古人如何以年龄称谓命名儿童及其在诗词中的应用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geektrue.com/content/7262743496254033920.html
在中国古代,人们对儿童的成长阶段有着独特的划分方式,通过不同的称谓来表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这些称谓不仅反映了古人对儿童成长的关注,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刚出生的"赤子"到成年的"束发",每一个称谓都承载着古人对儿童的美好祝愿。
古代对小孩子的昵称丰富多彩,包括赤子、襁褓、孩提、始龀、垂髫、总角、黄口、幼学、豆蔻和及笄。这些称呼反映了古代对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命名习惯,在诗词中也有所体现。
赤子:指刚出生的婴儿,因为皮肤是红彤彤的,所以称为“赤子”。这个词后来也被用来称赞品德高尚的人。
襁褓:是对1岁以下婴儿的称呼,来源于父母把小被子包在孩子身上,再用宽带背在身上的方式。
孩提:大约指2到3岁的孩子,因为这时的小孩刚开始学会笑,让人感到非常可爱。
始龀:指男孩8岁、女孩7岁时换牙的年龄,这时候牙齿开始脱落,长出新的恒牙。
垂髫:形容的是七八岁的儿童,那时的他们头发未梳理,自然下垂。
总角:通常指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那时孩子们将头发分成两束扎在头顶。
黄口:是指十岁以下的小孩,比喻成小鸟那样可爱的模样。
幼学:是十岁的孩子的称呼,这个名称来源于《礼记》中提到的“人生十年曰幼学”。
豆蔻:用来指女子十三四岁到十五六岁,豆蔻花常被用作少女的象征。
及笄:是指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的习惯,也指到了适婚年龄。
束发:则是男子的15岁,标志着他们从小孩迈向青年。
这些称呼各自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我国古代对儿童成长的关注与祝福。
热门推荐
成语“一言九鼎”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都大学附属小学入选成都市首批“人工智能+教学”试点校
张瑜:关注金融分析框架的两个变化——2025年1月金融数据点评
法甲豪门球队荣耀历程与成就解析:从巴黎圣日耳曼到历史上的王者之争
单月变现超千万的医美人新玩法:老板做网红 医生拼IP
改变自己的最快方式:多巴胺戒断
最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发布,提升免疫力要怎么吃?
论方人也画作中的对称与不对称之美
双通道还分对称与非对称?它们之间有何差异
电大本科文凭国家承认吗?优势有哪些?
电大都学什么课程?多长时间能毕业?
趋势定投PTrade版:一种结合市场趋势的定投策略
给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和家属的15条建议
江西麻辣小龙虾,辣中带香,香中透鲜
腰痛常见但易忽视的疾病:棘间韧带炎
复数的三角形式与指数形式
空腹血糖高怎么降下来
不同厂家手机信号格数与RSRP(SINR)关系
4G核心技术解析:MIMO、OFDMA、HSPA+与IP传输
鲁达、杨志、武松谁最强?梁山排名不可信,其实三人不在一个段位
这才是60岁该有的高级穿搭,时髦洋气又减龄,照穿气质翻倍
信效度分析
如何理解股票技术指标的变化?这些股票技术指标变化有哪些影响?
西南科技大学怎么样?好不好?
刘东升诈骗案件最新进展:揭示网络交友骗局的法律适用与防范
干货教学丨乘飞机托运行李损坏,如何正当维权?
比特币跌破9万美元关口,2025年熊市预警与散户生存指南
连锁店盈利模式有哪些(连锁店盈利模式探析)
黑曜石:火山熔岩淬炼的神秘宝石
电路图中如何识别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