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深圳脑科学家解码大脑调控"趋利避害"作用机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深圳脑科学家解码大脑调控"趋利避害"作用机制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sztv.com.cn/ysz/zx/zw/79016690.shtml

"趋利避害"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这种行为背后的神经机制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理工大学朱英杰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大脑中伏隔核区在调控奖赏和厌恶行为中的关键作用,为理解人类"趋利避害"的神经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伏隔核:大脑中的"交通枢纽"

大脑中的伏隔核(NAc)是一个重要的脑区,它在奖赏、厌恶、恐惧、成瘾等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将大脑比作一个巨大的交通网络,那么伏隔核就像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它能将错综复杂的交通线路管理得井井有条,保证每条线路的正常运行。


两条平行的NAc神经环路分别调控奖赏和厌恶 (来源:研究团队供图)

三年研究,揭示关键机制

朱英杰团队历时三年,通过一系列精妙的实验设计,揭示了伏隔核调控奖赏和厌恶行为的具体机制。他们发现,伏隔核中的D1和D2型神经元都能参与奖赏和厌恶行为的调控。通过光遗传学技术分别激活这两群细胞,研究人员发现它们确实能够分别介导小鼠的奖赏和厌恶行为。

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伏隔核的上游脑区基底外侧杏仁核(BLA)和丘脑室旁核(PVT)能够支配伏隔核中两群不同的神经元细胞。通过神经示踪和膜片钳电生理记录技术,研究人员证实了这两群细胞不同的下游以及具体的作用原理。

重要突破,开辟新方向

这项研究解决了神经科学领域一个长期困扰的问题:为什么不同的谷氨酸输入在伏隔核介导相反的行为?研究发现,其他脑区到伏隔核的输入可以进一步激活多巴胺系统,而从PVT输入的则不行。这一发现为进一步理解伏隔核的复杂生理功能提供了神经环路基础。

复旦大学刘星教授评价道,这项工作提供了BLA-NAc和PVT-NAc谷氨酸投射在奖赏和厌恶行为调节中的神经回路基础,突出了不同输入对伏隔核神经元的重要性,以及这些神经元在多巴胺中边缘系统中的亚群,为研究情绪效价的神经环路基础提供了关键的见解。

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这项研究不仅在基础科学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朱英杰表示,这项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对奖赏与厌恶相关疾病防治的深入研究,例如,通过调控NAc-PVT环路来治疗成瘾,调控NAc-BLA环路来干预抑郁症等。

这项研究展示了中国科学家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实力,也为理解人类"趋利避害"的神经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未来,这一发现有望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原文来自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