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酚酞的变色原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酚酞的变色原理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hemicalbook.com/NewsInfo_18144.htm

酚酞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在化学实验中广泛应用于酸碱滴定等场景。它在不同pH条件下的颜色变化,不仅展现了化学物质的神奇特性,也体现了化学反应的精妙之处。那么,酚酞究竟是如何实现这种神奇的变色效果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

酸碱指示剂一般是多元弱酸或多种多元弱酸的混合物,多元弱酸在不同的pH条件下会呈现不同的结构,因此可以实现随pH变化而变色的功能。

以酚酞为例,其分子式为C20H12O4,在弱酸性及中性环境下为下图中的第二种内酯式结构,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无色的酚酞。当遇到碱时,分子内的酯基水解,转变为下图中的第三种醌式结构,可以发现其中含有基团,有没有觉得很熟悉呢?没错,它就是酚酞中的生色基,因此酚酞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呈粉红色。

事实上,酚酞的可能结构并不止这两种,在更高的pH条件下,氢氧根可以加成到酚酞的双键上,再次破坏了酚酞的生色基,形成下图中的第四种羧酸盐式结构,从而使酚酞再次恢复无色。此外,在强酸性条件下,分子内的酯基也会水解,形成下图中种碳正离子结构,该结构中虽然没有典型的生色基,但是由于中心碳原子采取的是sp2杂化,使得三个苯环处于同一平面内,形成了大的共轭体系,从而使得酚酞呈现出橘红色。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