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师解析:牛排热量有多少?牛排部位英文、适合熟度与中心温度懒人包!
营养师解析:牛排热量有多少?牛排部位英文、适合熟度与中心温度懒人包!
牛排是很多人聚餐时的首选,但面对各种部位和熟度的选择,你是否感到困惑?本文将为你详细解析牛排的熟度与中心温度、不同部位牛排的英文名称、适合的熟度与口感,以及各部位牛排的热量数据。同时,还会提供其他排餐和配餐的热量信息,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选择牛排。
牛排熟度与中心温度
不同于猪肉会存在旋毛虫卵问题,牛肉因圈养与放牧环境管控等原因,较少受到牛肉绦虫污染。而且全熟的牛排口感较差、汁液较少,因此牛排成为少数讲究“未熟”程度的肉品。但如果是牛绞肉、重组牛肉,因为外部细菌可能已经混入内部,建议都要煮全熟。
牛排的熟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附上其中心温度的定义:
- 近生(Blue rare):仅外部稍微以高溫煎过,内部依然是生肉,此时中心温度低于40度
- 一分熟(Rare):表面呈褐色封住血水,内部约有3/4保有血色,此时中心温度约48度
- 三分熟(Medium rare):中间逐渐变成肉色,但约有50%保有血色,此时中心温度约52度
- 五分熟(Medium):颜色呈现粉肉色,且几乎沒有血色,此时中心温度约58度
- 七分熟(Medium well):内部为粉肉色,此时中心温度约62度
- 全熟(Well done):内部为熟肉颜色,此时中心温度约71度以上
牛排英文、适合熟度与口感
肋眼牛排(Ribeye steak)
嫩度高,具有些許油花,中間有一條明顯油筋分隔成老饕(小)與肋眼心(大),嫩度與油香適中,適合五分熟。
板腱牛排(Blade steak)
又稱為嫩肩牛排,中間具有嫩筋,適合五分、七分熟,過熟肉質會偏硬。
翼板牛排(flat iron steak)
翼板位於板腱下方,同樣都來自肩胛部位,油脂均勻,筋較板腱牛排細,通常會去除中央嫩筋成為兩塊,肉質嫩,口感近似牛小排,適合五分至七分熟。
菲力牛排(Fillet steak)
牛隻腰內肉,鮮少運動,肉少有脂肪,肉質嫩,喜歡吃肉感可以選擇菲力,適合三分、五分熟,過熟會使肉質變硬。
紐約客牛排(New York steak)
來自於前腰脊部位,上方有一塊皮油,此部位多運動而肉質緊實,油脂含量比菲力多,但比肋眼少且均勻,三分、五分與七分熟都適合。
莎朗牛排(Sirloin steak)
來自後腰脊接近臀部的肉,在紐約客後面上方,和紐約客一樣都帶有一層皮油,肉質油脂不多但分布均勻,適合七分熟以上。
但台灣的莎朗(Sirloin)是肋眼(Rib eye)的誤稱,建議看英文來分別。
丁骨牛排(T-bone steak)
又稱為紅屋牛排,中間有T字骨頭分隔,一半為菲力(內側)、一半為紐約客(外側帶皮油),可以一次吃到兩種部位的肉,適合三分與五分熟。
牛小排(Short Rib steak)
取自前胸肋骨,可分成帶骨牛小排或無帶骨,油花均勻但帶有細筋,熟度低於五分熟容易嚼不爛。
不同部位牛排热量
牛排热量不仅会因为部位不同而有差异,牛隻的品種、餵養方式(穀飼、草飼)、等級(美規的Prime、Choice或日本的A4、A5等)都会影响牛排的油脂含量,从而让牛排的热量产生很大差异。以下各部位牛排的热量数据是无醬汁、无奶油的(仅作参考):
部位 | 8盎司 | 12盎司 |
---|---|---|
牛小排 | 1059大卡 | 1589大卡 |
菲力牛排 | 604大卡 | 906大卡 |
肋眼牛排 | 574大卡 | 861大卡 |
丁骨牛排 | 555大卡 | 833大卡 |
莎朗牛排 | 549大卡 | 823大卡 |
板腱牛排 | 438大卡 | 657大卡 |
翼板牛排 | 309大卡 | 464大卡 |
紐約客牛排 | 262大卡 | 393大卡 |
其他排餐热量
- 豬肋排(帶骨約300克):517大卡
- 豬排(約150克):311大卡
- 雞腿排(去骨約250克):393大卡
- 羊肋排(帶骨約120克):234大卡
- 鮭魚排(約300克):487大卡
配餐热量
- 奶油薯泥(250克):220大卡
- 玉米濃湯:1碗149大卡
- 布丁:1份174大卡
- 餐包:1顆120大卡
- 生菜沙拉(不含醬):30大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