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浅析人工智能影响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的方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浅析人工智能影响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的方式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01142315_358040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正急剧改变着现代战争的形态样貌,也深刻影响着作战指挥控制。在具有智能化特征的信息化战争背景条件下,人工智能已深度融入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的各个环节,影响着指挥控制的外在表现形式、主要活动方式等。

人工智能影响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的表现形式

人工智能发展的脚步越走越快,机器视觉、语音处理、自然语言识别等智能技术已深度融入现代战争指挥控制领域之中,促使联合作战指挥控制在战场上的反应能力不断提高,响应时间逐步缩短,适应水平日渐增强。

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的反应能力不断提高

指挥控制反应能力体现在作战实施过程中,就是作战指挥机构对战场态势把握的敏感度、洞察度以及精准度,并能够据此作出快速正确地分析判断,调控恰当的作战资源进行有效应对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使得广域多维的战场空间内实现了物联智通,陆海空天网电浑然一体的侦察监视系统也能够把整个战场情况一目了然地呈现在指挥员面前,大数据深度挖掘和智能推理计算的军事化应用更是让迷雾笼罩下的战场态势透明可见。因此,技术手段对指挥控制活动的全方位加持,使得作战指控的触角延伸至战场末端,使作战指挥中枢对战场发生的一切比过去任何时代都掌握得更加精细而深入,进而对战争的不确定性反应更灵敏。

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的响应时间逐步缩短

指挥控制响应时间体现在作战实施过程中,就是作战指挥机构对战场发生的情况,尤其是超出预期并对战局影响重大的突发情况,从信息掌握到分析判断再到决策处置最后到效果评估所经历的整个过程所用时长,具体反映的是指挥机构对战场情况处置的速度、效率和质量。就目前在开源情报信息中披露的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军事化应用现状来看,尤其是从世界上发生的近几场局部战争中可以发现,图像识别、深度学习、边缘计算等人工智能技术已普遍用于作战领域。再加上战场星罗棋布的智能传感设备和广域分布的智能武器,从而使很多的作战指挥活动无需人的参与便能实现情报信息智能融合、目标自动跟踪识别、武器自动匹配开火等,极大地缩短了从传感器发现目标到射手获得信息并采取打击行动的杀伤链闭合时间,真正达到了任意域随时发现目标,多维度即刻集火摧毁目标的效果,进而面对战况的突变性反应更及时。

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的适应水平日渐增强

指挥控制适应水平体现在作战实施过程中,就是作战指挥机构在面对战场各种复杂局势和突发情况时,能够始终掌握主导地位,并推动战局朝着对己方有利的方向持续发展的能力,具体反映的是指挥机构对作战行动调控的预见性、适应性、灵活度和自由度等。随着深度神经网络、生成对抗网络、遗传模糊树、支持向量机、朴素贝叶斯等智能算法催生出机器智能,使作战人员在机器的协助下,能够对过去经典战例经验进行智能学习,对敌情数据信息在平时加强跟踪积累,从而在战时对战场态势发展的预判把握更具有远见,对作战方案的模拟推演更贴合实际,在战场上表现的更加智慧而富有策略,对战场上任何即将发生的事情都能够预有准备、顺势而为,进而面对战况的复杂性应对更灵活。

人工智能影响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的主要方式

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的核心要义是在具有不确定性和充满未知数的复杂时空环境中对有限分布的作战资源进行地合理调配使用。对于作战领域的指挥控制来说由来已久,但智能化指挥控制才初现端倪。

人工智能助力战场态势全局把握

战场态势是指战场环境与兵力分布的当前状态和发展变化的趋势 ,主要涉及态势信息的客观准确获取和感知信息的全面深刻理解。没有全面动态地战场态势感知就谈不上正确有效地作战行动实施,就更不必说战争取胜的问题了。随着战争在越来越广阔无际的有形地域和虚无缥缈的无形空间展开,人类因受自身机能所限而无法感知态势信息,正是人工智能的发展进步,驱动智能尘埃、无人机器等力量资源进入全域多维空间自动收集情报信息,并自主对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等遴选甄别操作后按需传回指挥机构,才使得态势感知的触角延伸至全局战场的每个角落,同时还大大提高了情监侦活动的工作效率,使指挥人员在进行判断决策时能够兼顾周全、不失偏颇、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人工智能赋予指挥手段认知功能

战争胜负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战人员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随着人工智能在辅助决策方面做得越来越好,其对作战指挥手段的技术支撑不再仅限于过去电子计算机所做的一般性地信息收集感知、数据统计计算和逻辑推理输出工作,而是进一步扩展到对人类语言和情感的敏感捕捉、对多模态信息的语义识别和知识抽取以及对多领域知识的图谱式建构表达等深度理解认知层面,逐步实现了作战辅助决策由数据辅助向建模辅助进而向智能辅助的递阶跨越,使人类指挥员在判断情况和下决心过程中,能够更全面地掌握战场态势、更深刻地洞察对手企图、更理智地应对突发情况、更科学地设计优选方案、更坚定地定下行动决心。在作战实施过程中,人工智能赋予指挥手段认知功能,使其能前瞻地预判战局走势、灵敏地捕捉即时战机、合理地利用舆论造势、精确地毁瘫敌方体系。

人工智能支撑指挥作业并行开展

过去的树状指挥组织结构决定了指挥作业模式的逐级串行实施,这导致战前组织协同等指挥作业活动是在牺牲筹划时间的前提下才基本确保了战中各域行动开展的连贯有序,但即使计划再周密,也无法绝对保证战争打响后不会因为发生意外突发情况使战前的指挥作业成果毁于一旦。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使作战指挥控制组织结构日益扁平化,各级指挥机构之间、指挥机构各要素之间、指挥机构与任务部队之间在智慧网络的泛在连接作用下,联系更加直接,配合更加默契,工作更加高效。指挥作业活动在人工智能的支撑下异地同步、级联同步、横向同步展开,整个作战指挥系统通过智能化分布并行作业滚动制定行动计划并接续实施计划,同时自行检测计划冲突并合理消解行动协同矛盾,使我方作战行动能够以“敌变我变、边计划边落实”的动态方式接续有序实施,不仅在缩短作战指挥周期的同时,有效避免了各级、各域、各方向作战行动之间的矛盾冲突,还使敌人始终摸不准我方企图而无计可施,进而使我获得战场行动优势。

人工智能辅助多域行动分布控制

在未来智能化战场上,作战力量的广域散布性、多域行动的复杂关联性、对抗方式的混合多样性、战争局势的快速演变性,将导致指挥机构对战场各个维度空间的行动控制越来越复杂,仅凭人类指挥群体指控所有行动恐将难以胜任,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手段,探索人机融合指控模式,使机器智能在人类指挥员的监督指导下发挥算力优势,完成对全部作战任务地自动规划指派,对所有作战资源地自主匹配使用,对全域作战行动地分布灵活调适,才能保证战争机器的高效运转。人工智能辅助多域行动分布控制,主要是利用智能网络提供的容灾组网和冗余备份功能,在己方遭到对手强大的软硬手段攻击时,战场各个局部始终保持智能网络互联和人工智能在线,自动承接上级指派的任务,自主进行任务规划设计,自发投入战场展开作战行动。即使战场某一局部在失去中央集中统一控制的情况下,仍可以通过与其他任一局部力量进行无障碍沟通、自适应组网和异域远程磋商,实现边缘敏捷控制和智能灵活协同,始终在上级预先构想的战略框架内履行职责、完成任务。

人工智能提高指挥控制工作效率

作战指挥控制的工作效率主要受组织体系结构、科技发展水平、指挥手段运用、外部环境干扰等诸多因素影响,而现代战争的复杂不确定性致使指挥机构在维持作战体系有序运行的过程中会面对重重意料之外的突发性考验,需要人工智能介入其中给以支撑。提高指挥控制工作效率问题的关键在于建构作战指挥体系时在指挥跨度与指挥层级之间如何权衡取舍。因为在作战力量规模一定的情况下,指挥层级越少,越有利于减少信息流转的中间环节而使作战指令更快地到达末端,但同时却增大了指挥机构的指挥跨度,加重了指挥机构的工作负担。通常情况下,指挥跨度是不能无限增大的,需要根据指挥员指挥素养、指挥机构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战场环境状况以及作战目标实际来确定,最终达到指挥层级尽可能少且指挥跨度不超出能力所限的平衡状态。智能技术可以助力实现指挥体系的扁平化运作、高效率互动,通过云计算、边缘计算支撑的计算智能不断提高战场信息处理融合速度,通过物联网、5G通联支撑的机器感知智能不断增强情报获取收集效率,通过大数据、大模型支撑的机器认知智能不断提升战场判断决策质量。

本文原文来自光明军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