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法定监护和意定监护区别是什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法定监护和意定监护区别是什么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lawtime.cn/wenda/q_46492392.html

监护制度是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权益的重要法律制度。在实际生活中,法定监护和意定监护是两种主要的监护方式,它们在适用条件、选择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详细解析这两种监护方式的区别,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监护制度。

法定监护:法律规定的强制性监护

法定监护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的监护方式,具有强制性。一旦被确定为法定监护人,必须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通常包括:

  1. 父母
  2. 配偶
  3. 成年子女
  4. 其他近亲属
  5. 关系密切的亲属、朋友

意定监护:个人意愿主导的自主选择

意定监护允许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信任的监护人,并与之签订书面协议,明确监护事项。这种监护方式更加灵活,能够充分体现被监护人的个人意愿。意定监护的设立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被监护人在设立意定监护时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 监护协议需要经过公证
  3. 监护协议在被监护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后生效

两者的主要区别

  1. 选择方式不同:法定监护由法律直接规定,具有强制性;意定监护则允许个人自主选择监护人。
  2. 生效条件不同:法定监护在符合条件时自动生效;意定监护需要通过签订协议并公证,在被监护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后才生效。
  3. 灵活性不同:法定监护严格遵循法律规定,缺乏灵活性;意定监护则可以根据个人意愿进行选择,更加灵活。

结语

监护制度的设立旨在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法定监护和意定监护各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在选择监护方式时,应充分考虑被监护人的意愿和实际情况,确保其权益得到妥善保护。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