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什么是加九锡?历史上有几个加九锡而未称帝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什么是加九锡?历史上有几个加九锡而未称帝的?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22160932_121645722

九锡,是中国古代皇帝赐予臣子的最高荣誉,包括车马、衣服、乐县等九种礼器或待遇。从王莽到曹操,再到司马懿,接受九锡之礼往往意味着权势的巅峰。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九锡制度的历史渊源及其在不同历史人物身上的体现。

九锡(xi,又通赐),是指皇帝赏赐给功勋大臣和诸侯的九种礼器或待遇,分别是:
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juchang)

其原型来源于周代的“九命之赐”,指官爵的九个等级,“若有加,则赐也。不过九命(《礼记·王制》)”,周以后,九锡似乎就变成国君赐予礼器以显示荣誉的象征了。尤其在汉代时,九锡之礼的发展逐渐成熟。

加九锡之礼后位在诸侯之上第一个接受九锡之礼的就是王莽,当时他的权势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巅峰,当时朝野上下无不以王莽马首是瞻,长安儒生学者极力拥戴王莽,因为他替这些人修建住宅,据说当时有四十八万人联名上书要求赏赐王莽,百官也联名上书要求赐予王莽九锡之礼。

五年正月,袷祭明堂,诸侯王二十八人,列侯百二十人,宗室子九百余人,征助祭。礼毕,封孝宣曾孙信第三十六人为列侯,余皆益户赐爵,金、帛之赏各有数。是时,吏民以莽不受新野田而上书者前后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及诸侯、王公、列侯、宗室见者皆叩头言,宜亟加赏于安汉公……圣帝明王招贤劝能,德盛者位高,功大者赏厚。故宗臣有九命上公之尊,则有九锡登等之宠……忠臣茂功莫著于伊、周,而宰衡配之。所谓异时而兴,如合符者也。谨以《六艺》通义,经文所见,《周官》、《礼记》宜于今者,为九命之锡。臣请命锡——《汉书·王莽传》

当时王莽的地位已经被加封到前所未有的“宰衡”,即“咸曰,伊尹为阿衡,周公为大宰,采伊尹周公称号,加公为宰衡,位上公(《汉书·王莽传》)”,意思指王莽功劳可比周公、伊尹,所以合称太宰,此时王莽的地位已经在百官诸侯之上,皇帝之下,权倾朝野。

但这不够显示对他这个圣人的尊宠,于是一群人又上书要求给王莽加封九锡之礼,以示尊宠,“宰衡位宜在诸侯王上”,因此王莽成为了第一个加封九锡之礼的人。这为他篡位夺权创造了非常有利的舆论条件,其实这个九锡之礼并没有什么权力,它象征的一种无以复加的荣耀,从另一方面来说,能够加封九锡之礼的人一般多是权倾朝野的人物。

如后来的曹操,司马懿家族,都是加封过九锡之礼的人。拿曹操来说,汉献帝给他加封的特权从“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再到“加九锡之礼,封魏王”,曹操的权势可以说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巅峰,没有办法再往上加封,也没有办法再赏赐了。

作为一个臣子,这是无以复加的荣誉了,再要有所进步,那就只能篡位自己当皇帝,享用天子礼仪了。这就像唐朝的李世民也是一样的,他功劳很大,但是李渊不愿把他册封为太子,所以封他了一个天策上将,还让他自己开设天策府,自置官署,且兼太尉、司徒、尚书令、秦王等等身份于一身,已经达到封无可封的地步。

加九锡之礼是权臣的标志但是一般来说,皇帝不会轻易的加封臣僚九锡之礼,因为皇帝知道对臣子太过尊宠,这只会威胁自己的统治,所以历史上那些接受过九锡之礼的基本上都是权臣。从王莽开始,一直到杨坚、李渊这些人,无不都是大权在握,权倾朝野。

如杨坚篡位之前就控制了朝政,被加封九锡之礼,然后顺利的取代北周,建立隋朝。

丁未,发丧。庚戌,周帝拜高祖假黄钺、左大丞相,百官总己而听焉——《隋书·高祖》

当然,历史上也有加九锡之礼而未称帝的,如曹操就是其中一个,曹操迈不过心里的那道坎,虽然位极人臣,但是不敢称帝,只能遗憾的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另外就是司马懿父子,司马懿是直接拒绝了曹芳加封给自己的九锡之礼。

十馀上,诏乃许之,复加九锡之礼。太傅又言:“太祖有大功大德,汉氏崇重,故加九锡,此乃历代异事,非后代之君臣所得议也。”又辞不受——《汉魏春秋》

此外他的儿子司马昭也被加封九锡之礼,但是他也学到老子的那一套,也玩起了不接受的态度。

夏六月,进封高都公,地方七百里,加之九锡,假斧钺,进号大都督,剑履上殿。又固辞不受——《晋书》

其实这就很尴尬了,也是一个信号。一般来说,这种至高荣誉臣子做梦都想要,但是司马懿和司马昭两人都不接受,这其实象征着臣子的权力已经凌驾于皇帝的权力之上。以前是皇帝想给就给,在司马家族这里是,你给我我还不想要。

更有趣的是司马昭还上演了九次推让的典故,曹髦不得已之下九次加封他,这不是让曹髦难堪吗?其实说明九锡之礼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司马昭通过拒绝九锡之礼的方式宣告了曹魏皇帝被彻底架空了。

不然皇帝给的赏赐你敢不要,而且还是反复九次,这不是让皇帝脸上一点面子都没有吗?

封帝为晋公,加九锡,进位相国,晋国置官司焉。九让——《晋书》

但是司马昭的权力虽然达到了巅峰,却并没有做皇帝的命,直到司马炎时才成功篡位。另外还有一个人也曾拒绝过加封九锡之礼,那就是诸葛亮。李严曾经建议诸葛亮加封九锡,但是被拒绝了,他认为应当消灭曹魏以后在加封。

严与亮书,劝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诸葛亮回答:“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魏,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诸葛亮集》

九锡之礼主要流行于汉代到唐代之间,唐朝及其以后,皇帝既没有兴趣加封九锡,臣子似乎也对九锡不感兴趣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