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通道、大视野:脊柱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小通道、大视野:脊柱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腰痛和下肢疼痛原因,尤其在青壮年中发病率较高。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治疗方法,特别是脊柱内镜微创手术的原理和优势。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并产生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统计显示,重体力劳动者及从事IT从业者、老师、公务员、驾驶员等长期坐位办公室等职业为高危人群。
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表现
- 腰痛
- 坐骨神经痛
- 麻木
- 马尾神经受压者,部分会出现大小便感觉障碍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
- 保守治疗:针对轻度的腰椎间盘突出,首选保守治疗,包括药物及各种物理治疗。
- 手术治疗:病程超过3个月,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腰腿痛症状频繁复发,建议手术治疗。其中90%的患者可通过脊柱内镜微创手术解决问题。
脊柱内镜微创手术治疗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LD):手术切口仅7mm,如黄豆大小。全程内视镜直视下操作,镜头放大30倍,每一条微血管都清晰可见,明确辨识脊髓和神经根,将靶点处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完整取出,达到充分减压,保护受损处脊髓和神经根。
脊柱双通道内镜手术(UBE):利用2个约1cm的小切口,建立光源观察通道及操作通道,全程内视镜直视下操作,单侧入路,可双侧减压,实现脊髓及神经根周围360°减压。
腰椎管狭窄症是由于各种形式的椎管、神经管以及椎间孔的狭窄,及软组织引起的椎管容积改变及硬膜囊本身的狭窄等引起的一系列腰腿痛及神经系统症状。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多见于老年长期慢性腰腿痛患者,选择保守治疗,一般疗效较差。
对于椎管狭窄程度较重者,多有间歇性跛行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可选择脊柱双通道内镜手术。它不是单通道孔镜手术的升级版,而是开放手术的微创化。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双通道技术具有微创、减压更充分及最大限度保留脊柱稳定性的特点。
临床效果
采用“微创、微侵袭、可视化”技术,已开展200余例脊柱内镜手术,利用小通道创造了大视野,目前无一例永久神经损伤发生,满意率达95%以上。脊柱微创手术不仅解决了疼痛问题,还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