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孩子被确诊为抑郁症,我们可以这样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孩子被确诊为抑郁症,我们可以这样做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wuhusy.com/?news/9967.html

15岁的茵茵原本是一个积极乐观、成绩优秀的孩子。但近半年来,她开始感到心情低落、烦躁,对以前喜欢的事物都提不起兴趣,感觉每天都很疲惫,甚至出现了自伤行为。家人带她去医院就诊后,医生诊断为"抑郁症"。这个案例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抑郁症正在悄然侵袭青少年群体。

根据北京安定医院发起的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整体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5%,其中重性抑郁占2.0%。抑郁症是一种需要及时关注和治疗的疾病,那些看似"愁眉苦脸"的孩子,并不是因为娇气或脆弱,而是真的生病了。那么,当青少年确诊为抑郁症时,他们自己、家长和老师应该如何应对呢?

青少年:自身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1. 合理膳食很重要

    如果胃口不佳,可以选择一些既能补充营养又能提升心情的食物。例如,坚果、肉类、海鲜、香蕉等富含多巴胺的食物;辣椒、胡椒、黑巧克力等能促进内啡肽分泌的食物;豆制品、绿叶蔬菜、谷物等富含血清素的食物。这些激素的增加有助于改善心情和食欲。

  2. 多晒太阳多运动

    当抑郁导致行动和思维变得迟缓时,运动能帮助身体和大脑重新活跃起来。建议每周至少进行三次户外运动,每次持续40~60分钟。如果感觉剧烈运动吃力,可以尝试做家务、写日记、唱歌等活动。

    此外,"光照疗法"也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方法。研究表明,在光照时间较短的地区,抑郁症的发病率更高。因此,即使不想运动,出门晒晒太阳也是不错的选择。

  3. 规律作息是底线

    身心健康相互影响,规律的作息能带来对身体和大脑的掌控感,而缺乏掌控感正是抑郁的一个诱因。因此,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缓解抑郁情绪。

    如果晚上睡眠质量差,可以尝试午睡,适度午睡能改善心情、缓解压力。一定要避免熬夜!熬夜会增加患病风险,还会导致皮肤变差、脱发、全身乏力等问题。

  4. 学会放松和发泄

    可以通过旅行、养宠物、听音乐、深呼吸、与朋友谈心等方式来放松心情。每天写一句夸自己的话,或者在无人时尽情喊叫,甚至每月安排一次哭泣的时间。保持良好心态至关重要,尝试用平常心对待生活和学习,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家长和老师: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守护者

  1. 正视:抑郁症≠矫情≠脆弱≠懒

    当孩子被诊断为抑郁症时,家长和老师需要明白,这并不是孩子的心理脆弱或懒惰,而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面对抑郁症,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放任不管。首要任务是帮助孩子找到专业的精神科医生,配合诊断和治疗。

  2. 理解与支持:良好的倾听是利器

    在正视病情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倾听者。与孩子交流时,避免直接给出建议或指责,尤其是"别想太多"、"出去跑跑步就好了"这类看似安慰实则可能加重自责的话。尝试多倾听少评判,让孩子感受到你的支持,比如简单地说"我在听"、"有我在,你并不孤单",这样孩子更愿意敞开心扉。

    青少年由于受到学校和家庭的约束,无法像成年人那样通过旅行等方式缓解情绪。因此,来自老师和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尤为重要。给予适当休息和恢复的时间,提供必要的帮助,让孩子知道他们并不孤单。

  3. 鼓励与耐心:改变需要时间

    研究表明,及时的关爱和支持能显著改善治疗效果。家长应该营造和谐轻松的家庭氛围,正确看待疾病导致的学业影响或药物副作用。同时,要有足够的耐心,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创造一个低压力的生活环境。

  4. 做一名优秀的监督者

    青少年的自制力相对较弱,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状况。具体包括:

  • 及时沟通:当发现孩子的饮食睡眠、行为语言出现异常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 药物管理:严格控制药物使用,确保按时按量服用,防止过量。
  • 定期复诊:监督孩子按时复诊。
  • 识别危险信号:如果孩子出现"我想死"等言语或写遗书等行为,应立即采取安全措施并寻求专业帮助。

结语

豆蔻年华,本应是充满阳光和希望的时光,但抑郁症却让这一阶段蒙上了阴影。然而,抑郁症并非不可战胜的敌人。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身边的人,只要积极应对,就能跨越这段艰难时期。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