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荣格留给后人的精神粮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荣格留给后人的精神粮食

引用
豆瓣
1.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217581/

1875年出生的荣格从小时候便对自己的梦进行探究,从初期学医到转向心理学,也是他自身不断理解自己的过程,《红书》里的内容始于1914年,是他关于自己的梦境、幻想的私人日记,是荣格十六载光阴的凝练,之所以称为《红书》,是因为荣格首先在《黑书》中记录自己的幻想,后来对这些文本进行修改,并加入对它们的思考,随后将修订后的内容用花体字抄到一本名为《新书》且用红色皮革封皮包着的书中,并配上自己的绘画,因此这本书一直被称为《红书》。

荣格一直不希望《红书》被出版,是因为他担心世人理解不了他,将它视为疯子,然而,《红书》可以称得上是荣格所有作品的核心,我们可以透过这个窗户看到荣格如何找回自己的灵魂,如何通过找回自己的灵魂而建构一种心理学。因此,在荣格去世48年之后,由荣格学者索努·沙姆达萨尼教授经过大约13年的精心编译,最终在2009年得以出版。

《红书》以梦境、幻象、象征和隐喻为笔,包括两卷及“审判”一章,前两卷主要以荣格第一人称,描述了荣格在梦境和幻象中看到的场景、他与梦境中人的对话,以及他对自己梦境的一些思考,他的梦境中出现过西格弗雷德(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的英雄人物)、以利亚(《旧约》中的先知)、莎乐美(《马太福音》中形象)等等,在这些对话中,他探讨时代精神与深度精神、谈论英雄、阐述自我与原我等。

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深入地探索自己的无意识领域,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荣格以他敏锐的直觉和非凡的想象力,将那些深藏于无意识之中的情感、幻想与梦魇转化为生动的图像和寓言,使得这本书充满了艺术的美感和哲学的深度。但是,真正进入这本书并不容易,如果有一些宗教、心理学基础知识会更贴近作者,所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重复读《红书》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