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进步+AI赋能助推油气增储上产
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进步+AI赋能助推油气增储上产
2024年,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整体呈现稳中有进发展态势。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向“四极”发展,勘探开发难度增加,技术进步是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支撑。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油气深度融合,推动油气勘探开发提质提速提效。我国万米科探取得突破,油气产储量保持双增,国产油气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展望2025年,“稳”的势头将有效延续,“进”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
全球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及展望
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近4年来首次下降。2024年,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5538亿美元,同比减少2.5%,为2021年投资反弹以来首次下降。
全球新增油气发现减少,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小幅增长。2024年,全球获得168个油气发现,新增油气可采储量约85.2亿桶油当量,均低于去年同期(277个油气发现、126.1亿桶)。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2484亿吨,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201万亿立方米,同比小幅增长。
全球油、气产量双增,拉美增量居全球首位。2024年,全球石油产量为45.1亿吨,同比增长0.8%;全球天然气产量约4.39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8%。拉美地区石油增产最多,产量增加2950万吨;中东和俄罗斯中亚地区产量下降,降幅分别为1.8%和0.5%。俄罗斯中亚地区天然气增产最多,其中俄罗斯产量增长330亿立方米。
全球油服市场规模保持增长,钻井效率持续提升。2024年,全球工程技术服务市场规模约为3161亿美元,同比增长3%;其中,油田工程建设服务板块经营业绩良好,市场增幅达11%。2024年,全球动用钻机数4095台,仅比上年增加3台。全球多数地区动用钻机数保持增长,北美地区动用钻机数由865台降至786台,减少79台,降幅9.1%。
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持续向智能化发展。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技术革命为油气勘探开发注入强劲动力。以AI大模型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球首个融合大语言模型和代理型人工智能的油田开发方案ENERGYai推出,实现降本增效,减少排放;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化Lumi平台重构并完善了地质—工程一体化流程,提升作业效率,降低作业风险与成本。AI赋能油气勘探开发更安全高效,智能油田建设加速发展。智能油田管理平台实现了对油气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故障诊断和智能决策。人工智能安全优化技术Neuron5实现了对油气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故障诊断和预测维护。
展望2025年,全球勘探开发投资预计将恢复增长,油气储量和产量保持增长。2025年,投资预计增至5824亿美元以上,同比增长约5%;预计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和产量均保持小幅增长态势。在油服市场方面,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达到3265亿美元。“AI赋能+”场景应用将加快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创新进程,改变传统油气生产模式,助推油气增储上产、降本增效和绿色低碳发展。
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及展望
油气勘探开发投资保持较高水平。自2019年“七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国内企业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勘探开发投资稳步增长并保持较高水平。2024年,油气勘探开发投资约3900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勘探投资接近900亿元,开发投资约3000亿元。
油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保持高位,油气产量保持千万吨级增长。2024年,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约15亿吨,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近1.6万亿立方米(包含页岩气和煤层气),主要来自鄂尔多斯、塔里木、渤海湾、四川、准噶尔等盆地。全国油气产量当量约4.12亿吨,连续8年增幅超千万吨油当量。原油产量2.13亿吨,同比增长1.9%;天然气产量248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7%,连续8年增产超百亿立方米。
深层超深层成为油气勘探重要阵地,海域显示出增储上产巨大潜力。深地塔科1井钻探深度突破1万米,并获取万米深地岩心,成为世界陆上第二口、亚洲第一口垂直井深超万米井,标志着我国自主攻克了万米级特深井钻探技术瓶颈。渤海湾和南海新增2个亿吨级油田发现和两个千亿立方米大气区,进一步夯实了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储量基础;海洋油气产量再创新高,石油产量超6500万吨。
页岩油气和深层煤层气获得新突破,成为增储上产生力军。在页岩气方面,四川盆地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新突破。2024年,全国页岩气产量预计近270亿立方米。在页岩油方面,大庆古龙、济阳坳陷、鄂尔多斯长8地层落实重大勘探发现。2024年,全国页岩油产量突破500万吨;其中,新疆吉木萨尔国家级页岩油示范区产量突破110万吨。在深层煤层气方面,鄂尔多斯盆地新增探明储量超1600亿立方米,建成国内首个产量超百万吨油当量的深层煤层气田。
油服行业持续向好,步入新景气周期。2024年,公布业绩报告的16家上市油服公司中,13家公司实现前三季度盈利。国际化经营成为重点,石化油服、中油工程、海油工程、杰瑞等公司海外业务持续拓展,合同额增加,海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新兴业务成为增长点,油服企业发展海上风电、氢能、CCS/CCUS等新兴业务,开拓新市场。
勘探开发技术与装备取得系列标志性成果。在深地方面,万米深地钻探攻克超高压、超高温等难题,深地塔科1井成功获取万米深地岩心,深地川科1井已完成四开钻井作业,井深超7400米,打破多项世界纪录。在深水方面,我国自主设计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建造完工,支撑海洋油气开发不断向深水、超深水迈进。在非常规方面,海相页岩气二元富集理论指导深层页岩气勘探重大突破。大功率电驱压裂设备实现规模化应用,国产化率达到100%。在数智化方面,7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建设成果发布,打造人工智能大模型和深度应用场景,助力“数智中国石油”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展望2025年,国内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和储量、产量保持增长。原油产量预计2.15亿吨,天然气产量增量超100亿立方米。在油服方面,工程技术服务稳步发展,海外业务持续增长,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加速。在技术方面,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油气技术加速融合,创新突破万米级深地、千米级深水、纳米级非常规和老油田勘探开发理论技术,以及工程技术装备,支撑“两深一非一老”增储上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