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前50城市:浙江11城齐上榜,江苏广东表现如何
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前50城市:浙江11城齐上榜,江苏广东表现如何
2023年中国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前50的城市榜单揭晓。浙江11城全部上榜,江苏和广东分别有8城和6城入围。高收入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其中浙江省表现尤为突出,11个城市全部进入50强榜单。然而,南北方城市民生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北方地区除北京市外,其他大城市人均收入未能超过6万元/年。中西部地区的长沙、武汉、合肥等省会城市人均收入相对较低,与东南沿海城市存在明显差距。
排在50强最前列的城市应都是大家比较熟知的民富大市,高居前三的上海、北京、深圳正是国内发展水平一流,其中前两者在2023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携手跨过了8万元门槛;广州、苏州、杭州、南京、宁波与厦门等紧随沪京深之后,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公认的国内城市前列者,它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是在7万元/年以上层级的,按照平价购买力应能够得上初级以上发达国家水平了吧?
除此之外还有些经济总量略小却民生发展成果斐然的城市,如舟山、嘉兴、温州、湖州、常州、中山等,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在6.2万元/年以上并都位列全国前20之内。
然而这些城市中除了北京之外,基本上都是来自东南沿海地区的,这也是我国现阶段民生发展的特征之一,那就是东西及南北差距都不小。
中西部地区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是长沙,它在2023年达到6.1万多元应该不算低了,但在全国还进不了前20,武汉、合肥等中部省会虽在30强内,但人均收入只有5万多元/年;重庆与成都是西南中心城市,前者无缘入围50强,成都这一年因样本调整而出现了微跌,全年人均收入只有4.75万元而只能居第47位。
中西部与东南沿海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而没想到南北方城市的民生也有一定差距存在了。北方地区除了北京市外,像青岛、天津、济南、大连等比较知名的大城市2023年人均收入都未能超过6万元/年而都处于50强城市的后半段。
尤其是大连、沈阳这两个老牌经济强市的人均收入排名很不理想,2023年它们都刚过4.7万多元而都在40强开外,包括像泰州、衢州、扬州等东南沿海地区的二三线城市人均收入都高于它们了,看来近些年东北经济相对低迷对民生提升的影响也不小哦。
当然同在东南沿海地区也并非民生发展就是同步的,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浙江省就要比其他省区表现更好一些。浙江省共有11个地市,居然全部出现在2023年的50强榜单中,其中最低的丽水市以47182元/年刚好位居第50位,真不愧为共同富裕示范区!
江苏省有8城入围,不过全部是来自其沿江地区,苏北五市无缘上榜;广东省上榜城市更少,而入围的6城正是其最精华的珠三角核心六市,省内其余城市无缘入围外,非珠地区还有不少低收入城市的,由此可见广东省内的发展不均衡态势非常显著吧。
另一东南沿海的福建省就只有3城可入围了,且除了厦门市可高居第9外,泉州、福州两市年度人均收入还都不到5万元/年而排名靠后。这么看来,山东省虽然整体收入水平要比广东、福建低不少,但均衡性却要更强,上榜50强的城市数量有6席而能与广东省持平,虽然单个城市收入没那么高,但论上榜城市数量比例却要比广东、福建更高。
综上所述,近几十年来我国整体民生水平提升飞快,但区域性发展不均衡的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所以还需在加大对相对落后地区的各种帮扶,让它们经济、民生同步加速提升,共同奔赴共同富裕之路!
50强城市的具体收入数据、排名情况来看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