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能者多劳的中药,祛风湿清热效果显著
秦艽:能者多劳的中药,祛风湿清热效果显著
秦艽是龙胆科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或者小秦艽的干燥根,性味辛、苦、平,入胃经、肝经和胆经。它善于治疗风湿痹症,改善筋脉拘挛和骨节疼痛,无论寒热新久,都可以使用。此外,秦艽还具有治疗中风后遗症、湿热黄疸、骨蒸潮热等功效。
秦艽的来源与性味归经
秦艽是龙胆科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或者小秦艽的干燥根。它性味辛、苦、平,入胃经、肝经和胆经。
秦艽的多重功效
秦艽的“能者多劳”体现在其广泛的适用范围上。它善于治疗风湿痹症,改善筋脉拘挛和骨节疼痛。中医在治疗风湿病的时候,常常用到秦艽。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风湿病,有的偏寒,有的偏热。有的属于新病,有的属于久病。不同的情况,用药思路不同。但是秦艽的“能者多劳”就体现在这里,它是无论寒热新久,都可以用,十分百搭。而且和一般的能祛风除湿的药比,秦艽偏润,所以又被称作“风中润剂”。
虽然秦艽百搭,但是就其本性来说,它还是偏凉的。故而,相对来说,秦艽对于热痹的治疗效果更好。这时候它常常和络石藤、忍冬藤等搭配。
中医里面,用秦艽治疗风湿病的方剂太多了。其中比较有名的,是独活寄生汤。它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基本配伍是独活9克,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地黄各6克。这个方子,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养气血,就用到了秦艽。
秦艽这个药,能祛风,舒经络,所以对中风以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四肢拘急、舌强不语有治疗意义。曾经有验方,说秦艽60克,水煎服,就能取效。
现代中医临床,用秦艽治疗脑缺血、脑梗。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利用大秦艽汤来加减。
大秦艽汤,基本配伍是秦艽9克,川芎、独活、当归、白芍、石膏、甘草各6克,羌活、防风、白芷、黄芩、白术、茯苓、生地、熟地各3克,细辛2克。它祛风清热,养血活血,治疗风邪初中经络。现代中医临床常常用它加减来治疗脑血栓形成、脑栓塞。
秦艽能干的事,还有一个,是治疗湿热黄疸。这个药虽然性平,但总体上还是偏于苦寒,所以善于降泄,能清肝胆湿热而退黄。单用它即可。
秦艽还有一个受重视的功效,是治疗骨蒸潮热。可以说,它是治虚热要药,能退虚热、除骨蒸。著名的秦艽鳖甲散,就是用秦艽来治疗骨蒸潮热。
秦艽性偏苦寒,善于清湿热,所以对类似痔疮、湿疹、痈疮肿毒有治疗意义。这些是相对生僻的领域,我们就不提了。
秦艽这个药,一般是水煎服,用量为3到10克。总体来说,它性味平和。只要按量应用,一般都是比较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