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深度】瞄准技术和产能,详解华为投资的真实目的(附全名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深度】瞄准技术和产能,详解华为投资的真实目的(附全名单)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20409A0667N00

导读:华为哈勃投资自2019年成立以来,以独特的投资策略和显著的投资回报率备受关注。本文深入分析了华为投资的目的、特点及其在技术和产能布局方面的战略意义。

华为做投资的主体叫华为哈勃,成立于2019年4月,也就是被美国制裁的前一个月。截止写稿日期,哈勃开展投资业务35个月,投资项目70个,相当于平均一个月投2个项目。这个投资速度对于大型机构来说并不算快,毕竟腾讯一个月能投十几家公司。但是吧,华为这个投资他不强在速度,强在质量。

※ 这个成立时间就比较有意思

2019年7月,华为以7200万作价拿到了思瑞浦6%的股份。2020年9月,也就是在拿到华为投资的14个月之后,思瑞浦向证监会提交了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这个速度,只能用光速两个字来形容。

※ 思瑞浦在拿到华为2个亿订单之后,火速上市

截止写稿日,哈勃投资的企业中已经有8家在科创板注册上市,另外还有6家正在申报问询和排队阶段。按照最新收盘价格计算,哈勃投资目前账面浮盈63亿。三年投资收益率1660%,平均到每年差不多在255%左右。你看腾讯处理京东股权赚了782亿很多对吧?其实腾讯投资京东的年化收益大概在160%左右。不过注意啊,哈勃这是“浮盈”,一般被称作账面价值。换句话说,这“钱”还没变成现金。俗话说得好,先赢得是屎,后赢得才是纸。哈勃大概率也不会一直维持这么高的收益率,要不真的太离谱了。

※ 华为投资思瑞浦浮盈26亿,收益率40倍

别看哈勃投资的成绩这么好,其实华为投资的真实目的并不是赚钱。如果华为要赚钱,他完全可以大举入股一家公司。并依靠自身的体量强行把这家公司做上市。但华为并没有这么做。正在上市或者排队中的公司,华为占股比例基本都在5%以下。

那么问题来了,华为投资这些公司要干啥呢?做慈善么?显然不是这样的。华为投资的目的主要有四个:

投资自己做不了的产品

为自己现有业务或者未来业务投资布局

锁定产能

以订单为基础主动要求或者帮助被投企业提升技术水平。

首先来讲讲第一点吧。我统计了一下,华为投资的70家公司里面芯片设计类公司18家,材料类公司13家,工业软件类公司11家,设备类公司7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零散的领域,比如运动健康、人工智能、开源社区、高纯气体等。

※投资标的相对来说比较集中

把这18家芯片设计类公司拆开来看会发现,这些公司的产品基本上是华为目前做不了的。比如思瑞浦的模拟芯片,知存科技的AI存算芯片,锐石创新的5G射频芯片。

在看这13家材料类公司,会发现华为是国内半导体行业极少有去跨界投资材料工业的公司。这说明华为对新材料的应用是十分重视的。

同时,华为也在投资国内工业最大的短板领域,工业软件。这11家工业软件公司里面有5家和CAE有关,4家直接就是EDA企业。坊间传闻,华为还接触过华大九天。具体是什么原因没投成就不得而知了。

※云道智造是海淀区工业互联网重点企业

可以看出,华为投资的目的性非常强,就是瞄着自己做不了且有一定技术壁垒的产品去投资。但大家不可能去预判华为的投资,因为咱也不知道华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所以这里面的重点应该是通过华为的投资去判断华为接下来业务发力的方向。其实也就是华为的第二个投资目的,为自己现有业务或者未来业务投资布局。

乂~那这时候就会有小伙伴好奇了,判断华为的业务布局和发力方向,有啥用呢?对普通消费者来说确实用处不大。但如果是那些高科技公司的老板或者创业者呢?

要知道华为在业内可是出了名的卷王,人称行业百草枯。华为走到哪,哪里就是寸草不生,更不用说华为现在被制裁的满肚子火气。这么大体量的怪物,谁不害怕呢?

举个例子,华为2020年6月入股了一家叫富烯科技的公司,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石墨烯导热膜。假如你是一家华为竞对公司的产品负责人,突然看到这么个消息,请问有何感想?是不是可以推测,华为在接下来的产品当中会大规模应用石墨烯导热膜呢?那么,作为产品负责人的你,此时应该怎么办呢?

※ 华为手机的石墨烯散热膜就是富烯科技提供的

再比如,华为针对碳化硅衬底和外延进行了非常充分的布局。碳化硅衬底领域,华为投资了国内技术最领先的两家企业,山东天岳和天科合达。碳化硅外延领域,华为投资了瀚天天成和东莞天域。碳化硅是干啥的?那可是当下最火热的化合物半导体之一,电力行业的新宠儿。乂~说到了电,大家又想到了什么呢?是不是当下最火热的新能源行业?在拓展一点是不是就是整个碳中和赛道了呢?

※ 青海的光伏发电站越来越多了

根据华为成立的15个军团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华为的一部分心思大概率会放到碳中和里面。前段时间,华为智能光伏发了一篇文章。说是华为和山东电建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成功签署了位于沙特的全球最大储能项目。再看前两天汽车百人会华为的发言,他们将会在未来几年内推出1000v高压平台,以满足新能源车5分钟充电200公里续航的全栈平台解决方案。

目光继续聚焦,华为的汽车业务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从华为销售那里得知,问界M5发售一个月内大订突破1万辆。目测三月份交付量能达到3500辆。这对于一个新品牌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可以看到,从发电到储能,从充电到用电终端,华为在碳中和赛道的布局真的是又深又广。

※ 问界M5的素质相当不错,反馈上佳

华为因为被制裁的缘故,很多外国产品买不到。叠加自己纵深的业务布局,未来必然要从国内获取大量的产品。所以他们现在做投资的第三个目的就是要提前锁定产能。

还是以天岳先进为例。根据年报,华为在天岳先进的营收占比从2018年的1.11%,提升到华为入股后2021年的40.73%。换句话说,2021年的时候,天岳先进差不多有一半的碳化硅衬底卖给了华为。另一家做衬底的天科合达目前正在筹备重新上市中,暂不知道华为在其中的份额是多少。我估计可能比天岳先进的占比差一些,但总量会大不少。毕竟天科合达背靠物理所,又有大基金的支持。资金方面会比天岳先进稍微好一些。

顺带一提,小鹏汽车2021年底也入股了天岳先进。恰巧,华为也在捣鼓新能源汽车。汽车的竞争是明面上的,背地里抢产能那真是暗流涌动呀~

※ 上半年是49.13%,后半年有所下降

最后一点,华为的投资会以订单为基础,主动要求或者帮助被投企业提升技术水平。

说实在的,技术水平的提升一部分是用钱砸出来的,而另一部分则是用反馈堆出来的。华为的订单可以帮助企业获得研发新技术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华为会去使用这些产品。有句话说得好,好产品是用出来的。华为以前用的都是最顶级公司的产品。华为知道这些产品哪里好,哪里不好。这些经验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之前说过,思瑞浦的专利申请数量在华为入股后开始激增,不少人说专利这东西给钱就能做,没什么好吹的。但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模拟芯片很多时候是靠经验堆出来的,甚至很多人都说是玄学。思瑞浦这些专利的申请固然有金钱的因素,更多的还是从华为的使用反馈里面获得了改进的方向。

之前我和一个在京东方对接华为专项组里的博士聊过,他说华为对产品的要求是极其严格的,甚至比苹果还严格。但同时他也承认,如果没有华为这么严格的要求和紧促的推动,京东方的AMOLED技术进步速度也许真没有这么快。不过这位博士最终还是受不了华为高强度的节奏,从京东方润了。

写在最后

这么看下来,是不是发现华为的投资的确和别家机构不一样了?这市面上绝大部分的投资公司都是以赚钱为目的,并不会对公司的技术提出什么指导意见。甚至有时候还会不懂装懂的帮倒忙。

余承东曾经说过,华为有能力帮助中国制造从低端中端走向高端。我认为,也许华为的投资就是方式之一吧。

附:华为投资名单

查看原图 56K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