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不适找不到原因?可能肠脑轴失衡,医提3方法助改善
肠胃不适找不到原因?可能肠脑轴失衡,医提3方法助改善
吃完东西后经常出现消化不良、胀气或腹泻等症狀?小心,这可能是肠道功能失衡的警讯!根据2024年健检中心的统计数据,肠胃不适是民众最常見的健康困擾之一。然而,许多患者虽然做过肠胃镜、超声波等检查,甚至长期服药,却仍无法摆脱肠胃不适,这可能与功能性肠胃障碍有关。
肠胃检查没異常,為何症狀依舊存在?
肠胃科門診發現,高達 70%~80% 因肠胃不适求诊的患者,即使做过详细检查,仍持续受到困擾,严重影響生活品质。联安预防医学机构总院长郑乃源表示,这类患者的問題可能来自肠胃功能失衡,而非结构性異常,因此传统检查难以发现病因。
郑乃源指出,传统肠胃检查,如肠胃镜和影像学检查,主要用於发现结构性问题(如肠道息肉、溃疡、肿瘤),但對於功能性肠胃障碍则较难诊断。根据国际知名肠胃疾病研究机构罗马基金会(Rome Foundation)最新标准,功能性肠胃问题已重新定义为「肠脑互动异常」,也就是所谓肠脑失調。
什麼是肠脑轴?与消化不良有什麼关系?
肠脑轴是一条将肠道与大脑连接的信息传递通路,许多研究证实,肠胃健康与心理状态、情绪及神经系统密切相關。当肠脑轴失衡时,肠胃不适可能不仅与消化有关,而是来自肠道与大脑的互动失调。常见的功能性肠胃障碍包括:
肠胃蠕动異常: 胃肠肌肉运动失调,导致食物无法顺利通过肠道,引发腹痛或胀气。
内脏高敏感: 肠道对气体或食物成分的刺激反应过度,即使是轻微刺激,也可能产生疼痛或不适。
黏膜及免疫功能改变: 肠道内壁防御能力下降,可能因肠胃炎等因素导致长期不适。
肠道菌相失衡: 益菌减少、坏菌增多,影响消化及免疫功能。
脑部讯息处理異常: 压力或心理因素使大脑过度解读肠胃讯息,加劇腸道不适。
郑乃源强调,这些因素往往交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但由於变化细微,传统检查工具难以侦测,因此需要更进阶的功能医学检测来协助诊断。
如何帮助肠胃健康?医提3方法改善
与传统检查著重于肠胃结构不同,功能医学检测聚焦于肠胃的运作与功能,能深入分析肠道菌群、生物标志物(如血液、尿液)及免疫反应,为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提供更全面的诊断。
许多民众疑問:「我一定要做功能性肠胃检测吗?」郑乃源表示,这类检测不仅能提供更精確的诊断,还能带来多元有效的治疗方式,若是肠道菌失衡可透过以下方法改善:
补充益生菌与益生元: 改善肠道菌相平衡,促进肠胃健康。
饮食调整(如低FODMAP饮食): 已被证实可显著减少肠胃不适,提高消化与免疫功能。
压力管理与肠脑轴调整: 透过心理与生活方式调整,降低肠道对压力的敏感度。
他建议民众,若经常受到肠胃不适困擾,但传统检查找不到问题,不妨考虑功能医学检测,从肠脑轴的角度重新审视你的肠胃健康,找出真正的病因,提升生活品质。
本文原文来自He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