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慢病科普】肿瘤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大,中医如何帮助调理?
【肿瘤慢病科普】肿瘤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大,中医如何帮助调理?
化疗是肿瘤治疗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但会导致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免疫力降低、脏器衰弱等诸多不良反应,其中以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最为常见。中医在改善化疗导致的不良反应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中医调理方法:
一、针灸调理
肿瘤患者化疗后常伴有腹胀、恶心呕吐或便秘等消化道不良反应。中医认为,化疗容易损伤机体的正气,气虚水湿运化无力,则痰湿和瘀血内阻,导致腹部气机不畅,进而引起腹胀、恶心呕吐和便秘等症状。故治疗首先要以“通”治其标为急,以“补”治其本为缓。
针灸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措施在抗肿瘤治疗中展现了良好的前景。针灸通过对人体经络和气血的调节,畅通经络,恢复气机的升降,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可以提高化疗的疗效,同时,针灸通过其近治(局部取穴)、远治(远处取穴)特有方法,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腹胀、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
图源包图网
二、火灸调理
火灸是融合中医火疗和灸疗的一种中医特色理疗,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扶正固本祛邪、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等诸多功效。
化疗患者容易出现骨髓抑制,包括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以及贫血,用火灸的方式灸疗足三里、三阴交、气海、关元等特定穴位,可以提高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水平。同时,用火灸的方式灸疗中脘、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等特定穴位,可以缓解食欲差、腹泻、便秘等化疗期间常见的消化道不良反应。
三、中药调理
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调节阴阳平衡、解毒散结、调和患者的气血津液等方式,可以增强放化疗的疗效,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抑制肿瘤细胞的复发转移,促进患者的各项机体功能的恢复。
化疗后患者中药治疗当以益气养血,健脾和胃为主,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配合温补脾肾、疏肝理气、降逆祛湿等方法以散邪。例如,通过使用黄芪、姜半夏、生姜、竹茹、陈皮等益气健脾、降逆止呕的中药,可以缓解化疗患者的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通过使用黄芪、人参、女贞子、当归等益气养血的中药,则可以保护患者的骨髓功能,减少化疗导致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等骨髓抑制。
图源包图网
四、饮食调理
肿瘤患者化疗后通常气血耗损,元气大伤,临床常见疲倦乏力、形体羸瘦、头晕目眩、气短等症。食疗的原则为益气养血。
宜进食牛肉、鸡肉、海参、香菇、芦笋、菱角、芝麻、龙眼肉、胡萝卜等食物,以炖、煮法为宜,亦可配伍人参、冬虫夏草、当归、枸杞、茯苓、黄芪、生姜等补中益气类的中草药。其中人参、冬虫夏草补气养神,海参、银耳、芝麻、芦笋、当归、枸杞养阴补血,菱角、香菇、牛肉、胡萝卜、黄芪、生姜健脾益气,龙眼肉大补气血。
注意:肿瘤患者进行中医调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化疗期间,患者应与医生密切沟通,共同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宋亚刚,李艳,崔琳琳等.中医药治疗肿瘤放化疗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探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9,30(07):885-890.
[2]朱颖,殷东风,潘玉真.针灸治疗肿瘤患者腹胀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7):1316-1318.
[3]李倩.针灸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2014,33(5):414 -417.
[4]资料来源于:百度健康医典《艾灸在中医治疗肿瘤中的作用》(重庆市肿瘤医院 中医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王维).
[5]唐凯乐,高宏.肿瘤患者免疫治疗后腹泻的中医证型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24,16(10):57-61.
[6]谭芳.浅谈肿瘤患者的中医饮食护理[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19(3):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