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超百亿降压市场“沙坦”称霸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超百亿降压市场“沙坦”称霸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yyjjb.com.cn/yyjjb/202409/202409181645204520_19999.shtml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其治疗药物在临床上主要包括利尿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钙拮抗剂及α受体阻滞剂。ARBs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进一步减轻心脏负担并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ARBs还能加强对心、脑、肾等器官的保护。

根据PDB数据库的分类,心血管系统用药治疗大类下设有ARBs治疗小类。在国内药品终端市场中,这一治疗小类2023年的销售规模超过了100亿元。其中,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和阿利沙坦的销售额位居前列,这四大“沙坦”类品种在ARBs市场中占据了约75%的市场份额,凸显了它们在该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缬沙坦霸主地位稳固

PDB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药品终端市场中,缬沙坦制剂的销售额为23.32亿元。其中,医院端的销售额为3.67亿元,占比15.74%,而药店终端的销售额为19.65亿元,占比高达84.26%。

从近年来的销售情况看,该终端市场呈现出产品价格和销售金额大幅下降,但销售数量相对平稳的状态。

价格降超六成

近年来,国内药品终端市场中缬沙坦制剂的销售金额呈现出大幅下降的趋势。2019年销售金额提升了5.9%,销售数量也增长了6.09%。然而,到了2020年,销售金额微降了0.95%,销售数量却增长了16.72%。2021-2023年,销售金额分别下降了51.12%、14.17%和7.36%,销售数量也分别下降了4.72%、4.36%和0.80%。

从平均单价来看,近年其单价也呈现出逐年下降的态势。2019年单价为2.56元,到了2023年,平均单价降至0.94元,相比2019年降幅达到了63.28%。

稳居市场首位

从销售金额看,缬沙坦在ARBs中的占比虽然呈现出稳中下降的态势,但近五年都稳居市场第一。2019-2023年,其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32.64%、37.66%、24.49%、23.12%和23.25%。

此外,缬沙坦的片剂、分散片和胶囊剂均被纳入了2017版医保乙类目录,后续也都被提档纳入了2019版和每年的医保甲类目录,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地位。

原研占比超半

从企业的销售情况看,2023年共有17家企业在样本终端市场销售缬沙坦制剂。其中,原研企业诺华的销售金额占比为55.53%,排名第一,占比超过一半。常州四药制药和天大药业(珠海)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7.9%和6.72%。

厄贝沙坦上演“追击战”

PDB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药品终端市场中,厄贝沙坦制剂的销售额为20.4亿元。其中,医院端销售额为4.22亿元,占比20.69%,而药店终端的销售额为16.18亿元,占比达到了79.31%。

销售额逐年降

近年来,国内药品终端市场中厄贝沙坦制剂的销售金额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2019年销售金额下降9.64%,但销售数量却增长29.55%。然而,随后几年销售金额持续下降,2020年下降了39.64%,2021年下降了10.15%,尽管销售数量有所波动,但整体销售金额仍呈下降趋势。到了2023年,销售金额相比2019年降幅显著,同时销售数量也有所下降。

从平均单价来看,近年其单价也逐年下降。2019年单价为1.53元,而到了2023年,平均单价降至0.73元,降幅达到了52.29%。

占比先降后稳

从销售金额看,厄贝沙坦在ARBs中的占比呈现出先降后基本稳定的态势。2019-2023年,其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24.49%、17.22%、20.59%、22.11%和20.34%,尽管有所波动,但近五年在ARBs中始终保持在第二位,销售金额占比超过两成。

企业竞相角逐

在企业销售方面,2023年共有21家企业在样本终端市场销售厄贝沙坦制剂,市场竞争激烈。

具体来说,原研企业赛诺菲以46.31%的销售金额占比位居榜首,江苏恒瑞医药、浙江华海药业分别以14.03%和10.34%的占比紧随其后,排名第四和第五位的则是华润双鹤利民药业和修正药业,形成了一场国产仿制药对进口原研药的“追击战”。

替米沙坦烽火连天

PDB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药品终端市场中,替米沙坦制剂的销售额为17.32亿元。其中,医院端销售额为2.7亿元,占比15.59%;药店终端销售额为14.62亿元,占比84.41%。替米沙坦市场竞争激烈,这是近年来该制剂市场的显著特点。

价格逐年下降

近年,国内药品终端市场替米沙坦制剂的销售金额先升后降,但销售数量却逐年上升。具体来说,2019-2020年销售金额分别提升了11.26%和11.94%,同时销售数量也分别增长了14.14%和20.34%。然而,到了2021-2022年,销售金额却分别下降了15.63%和15.28%,尽管销售数量还是有所增长,分别为上升15.29%和12.28%。到了2023年,销售金额继续下降9.05%,同时销售数量也减少了4.63%。

从平均单价来看,近年替米沙坦制剂的单价也呈逐年下降的态势。2019年单价为1.65元,到了2021年降至1.12元,2022年进一步降至0.85元,而2023年的平均单价更是降至0.81元,相比2019年降幅达到了50.91%。

占比先升后跌

在ARBs市场中,替米沙坦的销售金额占比也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过程。2019-2022年,其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12.82%、16.72%、18.77%和17.49%。到了2023年,销售金额占比为17.27%,在ARBs中排名第三。

值得一提的是,替米沙坦的片剂、分散片和胶囊剂都被纳入了2017版的医保乙类目录,并且在此后的每年也都继续被纳入医保乙类目录。

市场集中度低

从企业销售来看,2023年有50家企业在样本终端市场销售替米沙坦制剂。其中,原研企业勃林格殷格翰的销售金额占比为20.49%,位居第一;江苏万邦生化医药的销售金额占比为13.24%,排名第二;而北京福元医药则占比为9.64%,位列第三。由此可见,该制剂市场集中度低,竞争非常激烈。

阿利沙坦唱“独角戏”

PDB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药品终端市场中,阿利沙坦制剂的销售额为13.38亿元。其中,医院端销售额为7.92亿元,占比59.19%;药店终端销售额为5.46亿元,占比40.81%。近年来,阿利沙坦在国内药品终端市场呈现出价格下降、量额齐升的显著趋势。

量额双双向上

从销售情况来看,阿利沙坦制剂的销售金额和销售数量近年来均实现了快速增长。2019-2021年,销售金额分别增长了63.44%、30.25%和42.1%,同时销售数量也分别增长了62.79%、49.49%和43.15%。尽管2022年销售金额下降了19.25%,但销售数量却增长了12.27%。到了2023年,销售金额提升了11.49%,销售数量也增长了13.29%。

从平均单价来看,阿利沙坦制剂的单价呈逐年下降的态势。2019年单价为7.07元,到了2021年降至6.11元,2022年又进一步降至4.40元,而2023年的平均单价为4.33元,相比2019年降幅达到了38.76%。

占比快速提升

在ARBs市场中,阿利沙坦的销售金额占比也快速提升。2019-2022年,其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4.33%、6.57%、12.41%和11.03%。到了2023年,销售金额占比升至13.35%,在ARBs中超过了氯沙坦和坎地沙坦,排位升至第四。

值得一提的是,阿利沙坦酯片剂被纳入了2017版的医保乙类目录,并且在此后的每年也都继续被纳入医保乙类目录。

单品独占格局

从企业销售情况来看,近年国内药品终端市场中,只有深圳信立泰药业一家企业在销售阿利沙坦制剂,形成了单一品种独占的市场格局。2023年,深圳信立泰药业上市了2个规格的产品,其中0.24g规格的产品销售金额占比接近100%,而80mg规格的占比则相对较小。

☆★★ 小结 ★★☆

在国内,高血压已成为各种慢性疾病患病率之首。由于高血压药物多为口服固体制剂,患者在药店购买较为方便。因此,ARBs类药物在药店的销售额占比已经相当大,有的甚至超过了八成。

PDB数据显示,在ARBs市场中,2023年外资品牌的销售金额占比为36.85%,销售数量占比为10.54%。这一数据与2019年相比,显示了外资品牌在ARBs市场中的影响力正在逐步减弱。2019年,外资品牌的销售金额占比和销售数量占比分别为53.91%和24.85%。2019-2023年,外资品牌的销售金额占比和销售数量占比都在逐步降低,说明本土品牌正在逐步挤占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

这一趋势表明,本土药企在ARBs市场中已经占据了主要地位。然而,尽管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在增长,但外资品牌所拥有的剂型平均价格仍然高于本土药企。也就意味着,尽管本土品牌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外资品牌在某些方面仍保持着其竞争优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