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Chiplet芯片的电源完整性和信号完整性设计:关键挑战与解决方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Chiplet芯片的电源完整性和信号完整性设计:关键挑战与解决方案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sinat_30055139/article/details/145788940

Chiplet作为一种先进的芯片设计架构,通过将多个小芯片(die)集成在一个封装中,可以提高良率、降低成本,并实现异构集成。然而,这种设计方式也带来了电源完整性和信号完整性方面的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Chiplet芯片在电源完整性和信号完整性设计方面的关键考虑点和解决方案。

电源完整性(PI)设计关键点

  1. 多电压域与动态功耗管理
  • 电压岛划分:不同Chiplet可能采用不同工艺节点和电压需求,需通过电压岛隔离供电,避免交叉干扰。
  • 动态电压频率调节(DVFS):需考虑瞬态电流变化对PDN的影响,优化电压调节器(VRM)的动态响应能力。
  1. 封装级PDN优化
  • 低阻抗供电路径:采用多层基板(如硅中介层或有机基板)设计低感抗电源/地平面,并通过密集通孔(via)降低回路电感。
  • 去耦电容布局:在封装和芯片侧分层部署去耦电容(如高频MLCC与芯片内深阱电容),覆盖宽频段噪声抑制。
  1. 同步开关噪声(SSN)抑制
  • 电源地平面分割:针对高速I/O区域独立供电,减少同时开关电流(ΔI)引发的共模噪声。
  • 封装寄生参数建模:精确提取键合线、TSV、Bump的寄生电感/电阻,仿真SSN对电源稳定性的影响。
  1. 热-电耦合效应
  • 温度感知设计:高温导致金属电阻上升和电容性能退化,需通过电热协同仿真优化PDN阻抗。

信号完整性(SI)设计关键点

  1. 高密度互连设计
  • 传输线建模:针对硅中介层、RDL、TSV等结构,建立包含趋肤效应和介质损耗的精准传输线模型(如S参数)。
  • 阻抗连续性控制:通过优化线宽、间距和介电材料(如Low-Dk/Df),减少阻抗失配导致的反射。
  1. 高速信号优化
  • 均衡技术:采用发送端预加重(Pre-emphasis)和接收端连续时间线性均衡(CTLE)补偿高频损耗。
  • 差分信号与屏蔽:使用差分对降低共模噪声,关键信号线添加接地屏蔽层抑制串扰。
  1. 跨Chiplet时序同步
  • 时钟分配网络:设计低抖动的全局时钟树,结合自适应时钟调整(如PLL/DLL)补偿封装延迟差异。
  • 时序预算分析:考虑PVT(工艺-电压-温度)变化对信号传播延迟的影响,预留足够时序裕量。
  1. 3D堆叠SI挑战
  • TSV耦合效应:通过电磁仿真分析TSV阵列的寄生电容/电感,优化布局避免信号耦合。
  • 热机械应力:硅通孔的应力分布可能改变载流子迁移率,需评估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协同设计与验证策略

  1. 多物理场协同仿真
  • 工具链集成:结合芯片级(如ANSYS RedHawk)、封装级(如HFSS)和系统级(如SIwave)工具,实现端到端PI/SI分析。
  • 电-热-应力耦合:通过多物理场仿真评估温度梯度与机械形变对互连性能的影响。
  1. 先进封装技术应用
  • 异构集成方案:采用2.5D/3D封装(如CoWoS、Foveros)缩短互连长度,降低传输损耗。
  • 新材料引入:如玻璃基板(更低损耗)、碳纳米管互连(更高导电性)等。
  1. 测试与调试方法
  • 在片测试结构:集成T-coil、环形振荡器等测试电路,用于封装后参数提取。
  • 基于机器学习的优化:利用AI快速迭代PDN阻抗优化或信号均衡参数配置。

总结

Chiplet的PI/SI设计需打破传统单芯片设计边界,从芯片-封装-系统协同视角出发,通过精细化建模、多物理场仿真和先进封装技术,实现低噪声供电与高可靠信号传输。未来随着Chiplet规模扩大和速率提升,设计范式将向“系统级PI/SI”演进,强调跨层级协同与智能化优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