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S术后患者生存风险预测新突破:Freiburg指数助力精准医疗
TIPS术后患者生存风险预测新突破:Freiburg指数助力精准医疗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是一种用于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症的有效手段,如难治性腹水或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然而,TIPS术后的患者预后差异显著,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进一步失代偿或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严重影响生存质量。因此,准确预测TIPS术后患者的风险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近日,德国肝硬化研究小组(DGVS)的一项重要研究揭示,通过整合患者的年龄、血清肌酐、胆红素和白蛋白水平的Freiburg指数(FIPS),可成功识别出TIPS术后高风险患者群体。该研究为全球范围内的肝病医生提供了宝贵的临床指导,有助于优化TIPS术后患者的个性化管理策略。
文章发表封图(DOI: 10.1016/j.jhep.2025.01.030)
该研究回顾性纳入了来自德国八家三级医疗中心的1359名肝硬化患者,这些患者因复发性或难治性腹水或静脉曲张出血的二级预防而接受TIPS植入术治疗。根据FIPS对患者进行分层,分析了TIPS置入后的临床病程。主要研究终点是TIPS后90天内的肝硬化进一步失代偿,次要终点是90天内的ACLF和一年无移植生存率。
研究结果显示,FIPS高风险患者在TIPS术后90天内进一步失代偿的累积发生率显著高于低风险患者(58% vs. 38%,P<0.001)。此外,高风险患者发生ACLF的概率也明显更高(18% vs. 8%,P=0.008)。进一步的分析表明,FIPS高风险患者TIPS术后的一年无移植生存率显著降低,且进一步失代偿和ACLF是导致这些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
文章重要图表摘要
研究团队指出,FIPS不仅能够有效预测TIPS术后患者的生存风险,还为临床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于FIPS高风险患者,医生应更加谨慎地评估TIPS术的适应证,并考虑其他治疗选项,如肝移植。此外,术后应加强监测和管理,以预防进一步失代偿和ACLF的发生。
该项研究的通讯作者Dominik Bettinger教授表示:“FIPS的建立为TIPS术后患者的风险评估提供了新工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FIPS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期为全球肝病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此外,研究还强调了持续戒酒和治疗慢性肝病的重要性。结果显示,戒酒和治愈慢性肝病的患者在TIPS术后进一步失代偿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且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该研究的发表标志着TIPS术后患者管理领域的重要进展,为全球肝病医生提供了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治疗策略。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相信TIPS术将为更多肝病患者带来希望。
原文链接:Lukas Sturm, Michael Schultheiss, Fabian Stöhr, et al. The Freiburg Index of Post-TIPS Survival (FIPS) identifies patients at risk for further decompensation and ACLF after TIPS. Journal of Hepatology, Articles in PressFebruary 04, 2025.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