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MySQL IN查询数量过多时的优化方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MySQL IN查询数量过多时的优化方案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kaka_buka/article/details/140913970

在MySQL中,当IN查询的条件数量过多时,可能会导致查询性能下降。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的原因,并提供多种优化方案,包括调整系统参数、分批处理、使用JOIN替代IN等。通过这些优化策略,可以显著提升查询性能,确保数据库的高效运行。

MySQL in查询数量过多时如何优化

在MySQL中,使用IN查询可以方便地筛选出匹配多个条件的记录。然而,当IN查询的条件数量过多时,可能会导致查询性能下降。

MySQL in 太多出现慢的原因

在MySQL中有一个配置参数eq_range_index_dive_limit,它的作用是一个等值查询(比如:in 查询),其等值条件数小于该配置参数,则查询成本分析使用扫描索引树的方式分析,如果大于等于该配置参数,则使用索引统计的方式分析。使用扫描索引树的方式分析在MySQL内部叫做index dives,使用索引统计的方式分析在MySQL内部叫做index statistics。

eq_range_index_dive_limit默认值是200。

结合上面这条 SQL,就是如果 SQL 中 IN 查询字段 id 的值出现的数量小于eq_range_index_dive_limit,则走索引树扫描分析查询成本,大于等于eq_range_index_dive_limit,则走索引统计的方式分析查询成本。

扫描索引树的方式分析SQL 的查询成本,它的好处就是在 IN 查询的值数量不多时,得到的成本结果是精确的,这就意味着 MySQL 可以选择正确的执行计划,保证语句查询的性能。你现在一定有个疑问:为什么说是在 IN 查询的值数量不多时才是精确的,因为扫描性能的原因,MySQL 在 IN 查询的值数量很多的情况下,扫描索引树成本提高,性能下降,导致查询成本分析代价也随之提高了。

索引统计的方式分析SQL 的查询成本,由于无需扫描索引树,所以,它的优势就是查询成本分析过程快,代价低。但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由于无需扫描索引树,通过粗略统计索引使用情况,得出查询成本,导致 MySQL 可能选错执行计划,使得 SQL 查询性能下降。

具体的优化方案

方案1:调整eq_range_index_dive_limit

根据查询的复杂度和表的数据量,适当调整eq_range_index_dive_limit的值。增大该值可能会导致优化器更准确地估计索引选择性,但也可能增加查询优化阶段的开销。

  • 示例:
SET SESSION eq_range_index_dive_limit = 200;

eq_range_index_dive_limit参数的调整应基于以下几个因素:

  1. 查询的复杂度:当查询涉及的IN列表条件数量较多时,如果索引选择性估算不足,优化器可能无法选择最佳的执行计划。这时,增大eq_range_index_dive_limit的值可以让优化器进行更精确的索引选择性估算,避免因估算不足而导致性能问题。

  2. 数据表的大小和数据分布:调整eq_range_index_dive_limit参数时需要考虑数据分布,因为索引选择性估算依赖于数据的分布情况。如果数据分布不均匀,某些索引可能在查询时比其他索引更有效。例如,一个值可能在某个范围内出现非常频繁,而在其他范围内很少出现。增大eq_range_index_dive_limit的值可以使优化器更精细地评估索引的选择性,从而选择最佳的索引路径,优化查询性能。

另一方面,如果数据表较小或数据分布非常均匀,增大该参数值的收益可能不大,因为索引的选择性差异不明显。这种情况下,优化器无需进行详细的索引选择性评估,保持较低的eq_range_index_dive_limit值可以减少查询优化阶段的计算开销。

  1. 数据库资源和负载:调整eq_range_index_dive_limit可能增加查询优化阶段的计算开销,这是因为优化器需要执行更多的索引树扫描来估算索引选择性。这一过程会消耗CPU和内存资源,尤其是在大量复杂查询同时进行时,可能加重数据库的负载。

在资源紧张或负载较高的环境中,增加eq_range_index_dive_limit的值可能导致以下问题:

  • CPU和内存消耗增加:更多的索引扫描操作会占用更多的计算资源,可能导致CPU和内存的高使用率。
  • 查询响应时间延长:优化器花费更多时间进行索引选择性评估,可能延长查询优化阶段的时间,从而增加总查询响应时间。
  • 影响其他操作:数据库的资源是共享的,消耗过多资源进行查询优化会影响其他操作的性能,例如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的效率。

方案2:分批处理

将一个大的IN查询分成多个较小的批次,分次执行。这样可以减少每次查询的范围,减轻数据库负担。

示例:将

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id IN (1, 2, 3, ..., 1000);

分成

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id IN (1, 2, 3, ..., 100);

这种形式的多次查询。

方案3:使用JOIN代替IN

当IN查询的列表来自另一张表时,考虑使用JOIN来替代IN,这通常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索引。

示例:

SELECT a.* FROM table_a a JOIN table_b b ON a.id = b.id;

方案4:优化索引

确保IN查询所使用的字段有适当的索引。这能显著提高查询性能,尤其是在处理大数据集时。

方案5:改为exists查询

可以考虑将IN查询替换为EXISTS查询。

EXISTS关键字用于检查子查询是否返回任何行。与IN查询不同,EXISTS不关心子查询返回的具体值,只在乎是否存在至少一行结果。因此,EXISTS子查询通常会在找到第一条匹配记录后立即停止执行,这可以显著减少处理时间和资源消耗。

考虑以下使用IN的查询:

SELECT * FROM table_a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table_b WHERE condition);

我们可以将其转换为EXISTS查询:

SELECT * FROM table_a WHERE EXISTS (SELECT 1 FROM table_b WHERE table_b.id = table_a.id AND condition);

在这个例子中,子查询检查table_b中是否存在符合条件的记录,并且一旦找到符合条件的记录就会停止,这通常比IN查询扫描整个子查询结果集更为高效。

阿里云 PolarDB MySQL版IN谓词转JOIN功能

PolarDB支持IN谓词转JOIN功能。对于满足前提条件的复杂查询,通过该功能优化器可以将某些大的IN谓词转换为JOIN,从而提升复杂查询的执行性能。

具体可以参阅官方文档:https://help.aliyun.com/zh/polardb/polardb-for-mysql/user-guide/in-predicate-conversion?spm=a2c4g.11186623.0.0.64576702YVxC9Z

10w常量值的IN查询,开启IN谓词转JOIN功能,进行IN谓词转换后,查询性能提升了18.9倍。

参考链接

  • MySQL官方文档:eq_range_index_dive_limit
  • MySQL优化器指南:Optimizer Overview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