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梗”算不算抄袭?两部网络小说,法院一审认定“实质性相似”
“融梗”算不算抄袭?两部网络小说,法院一审认定“实质性相似”
历时两年,一场围绕网络小说的著作权侵权诉讼案一审落下帷幕,判决结果也在被披露后冲上热搜。
2024年6月28日,网络小说作家祖占起诉网络小说作家玖月晞侵犯其著作权一案作出一审判决。北京市朝阳区法院认定,玖月晞的小说《小南风》与祖占的《越过时间拥抱你》(下称《越过》)“构成实质性相似”。依照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判决玖月晞、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两被告于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出版、发行《小南风》,玖月晞立即停止在晋江文学城网站上提供此作品,并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0万元、合理开支3万元。
两部小说封面,左为《小南风》,右为《越过时间拥抱你》。资料图
案件回顾
按照祖占的说法,她首次被读者告知《小南风》涉嫌抄袭《越过》,已经是8年前了。
2014年底,祖占完成了《越过》,并在2015年初在晋江文学网连载。同年晚些时候,她与晋江签约,《越过》的实体书也出版了。
2016年2月,祖占的微博账号开始收到一些评论与私信,有网友告诉她,玖月晞于2016年2月开始在晋江连载的《小南风》与《越过》存在雷同。其后,祖占简单翻阅了《小南风》的连载部分,陆续发现一些“巧合”。
2021年,祖占了解到作家庄羽成立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反剽窃专项基金(下称反剽窃基金)。7月,她决定将事件整理发送至反剽窃基金,最终获得帮扶。
法律分析
在有关《小南风》与《越过》的网络争论中,“融梗”一词曾被用于评价《小南风》。法律专家解释称,融梗是一个网民造出来的词汇。按照其理解,这个词意味着一方的作品将另一方作品的非核心元素摘除,拿走其核心元素,最后再加入自己的非核心元素,形成最终成果。
然而,法律层面并没有融梗的说法与定义,融梗是否侵犯著作权也要视情况而定。例如,前述反转的“梗”是思想,不受著作权法保护,但如果一位创作者将他人段子中女友的台词照搬,又让自己女友按他人女友的反应原样演绎,就可能侵犯了著作权。
与之类似,从法律上判定《小南风》是否侵犯《越过》的著作权,标准也同样复杂。法律上判定是否侵犯著作权,通常会看两个方面:其一,被诉侵权方是否有机会接触到原告方的作品。例如原告方的作品先于被告方的公开出版,这样后者就有机会接触前者的作品;其二,被诉侵权的作品与原作品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要判断这一点,通常会运用“抽象-过滤-对比”的方法。这个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哪些属于思想,哪些属于表达,即关键是“思想与表达二分法”。
诉讼过程
2022年3月,祖占正式起诉玖月晞侵犯其著作权一案已经立案。反剽窃基金称,这也是其帮扶的第一个案例。
2022年3月28日,反剽窃基金发布微博称,在收到祖占的援助申请后,其出于公允的考虑组建了阅读比对志愿者团队。该团队由24名法律专业背景的志愿者组成,同年,他们从读者视角对两部作品进行了阅读比对。
2024年6月28日,一审判决结果送达,认定《小南风》与《越过》构成实质性相似。
后续发展
对于一审结果,玖月晞在微博回应称,她感到失望且愤怒,亦不认可,将提起上诉。玖月晞著有多部畅销书,其中根据《少年的你,如此美丽》改编的电影《少年的你》内地票房超15亿元,但也曾涉“抄袭”指控。
祖占的代理律师赵虎表示,一审法院的认定正确,如有二审,他会在二审中与之辩论。
该案的一审虽然告一段落,但诉讼进程或仍未结束。曾代理过不少侵犯知识产权类案件的赵虎向南方周末记者感慨,此类案件中,维权者普遍维权成本都很高。熟悉知产领域的律师大部分集中在一线城市,但维权者却分散于全国各地,有时得不到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
另一方面,法院判决此类案件的周期也很长。他记得,自己代理过一宗著作权侵权案件,涉及好几部小说与几十集电视剧,迁延9年方告结束。赵虎觉得,案件涉及的证据、材料繁巨,都导致了判决周期长,“你到法院看到拉拉杆箱(装材料)的律师,那基本上都是做知识产权的。”
对维权方来说,即便能最终胜诉,其所能获得的赔偿通常也不多。按照赵虎的经验,这与维权方难以获得被诉方获利的具体金额有关。
为促进知识产权保护,赵虎建议,相关案件的审理速度可以加快,且判决赔偿金额可以提高。“我希望法官敢判。比如某件案子中,被诉方侵权且获利金额能明确在100万以上,不要判赔10万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