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PET-CT:一扫即知良恶性,疾病无所遁形!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PET-CT:一扫即知良恶性,疾病无所遁形!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zSDGVDC

在医学影像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如同一双“透视眼”,让疾病的蛛丝马迹无处可藏。它不仅能清晰显示人体内部的解剖结构,还能捕捉到细胞代谢的细微变化,堪称现代医学诊断的“黄金搭档”。通过一次检查,医生可以精准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定位隐匿的感染灶,甚至发现早期癌症的踪迹。

当“代谢雷达”遇上“解剖相机”

什么是PET-CT?

简单来说,PET像一台“代谢雷达”,通过追踪放射性示踪剂在体内的分布,反映细胞的代谢活性;而CT则像一台“高清解剖相机”,提供骨骼、器官的精细结构图像。两者的结合,既能看到“哪里有问题”,又能知道“问题有多严重”。

核心技术原理

恶性肿瘤就像一个贪婪的坏蛋,它们毫无休止地掠夺、不断地攫取着癌症患者的机体“营养”,其中当然也包括人体最基本的能量来源:葡萄糖。

恶性肿瘤摄取的葡萄糖远远多于其它正常组织。所以,我们利用肿瘤细胞的这一“恶习”,在葡萄糖上专门标记了带有放射活性的元素氟-18作为显像剂,即18F-FDG(氟代脱氧葡萄糖)。

PET-CT检查前,我们将此显像剂注入患者的静脉内,由于恶性肿瘤摄取的18F-FDG远多于其它组织,因此,肿瘤细胞内可积聚大量的18F-FDG(这称之为18F-FDG“高代谢”),经PET显像即可以检测到体内18F-FDG的分布情况。最终,通过PET-CT检查,可以清楚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和数量。

我们先来举一个例子吧,这是一个长期咳嗽、近期咯血的患者的CT,如下图

上图肺部占位病变的诊断和鉴别

如果,我们只是单纯依据上述的胸部CT,无非可以得出以下四种诊断性结论:

  1. A病灶(黄圈)为良性占位+B病灶(红圈)为恶性占位:需要手术切除B病灶;
  2. B病灶(红圈)为良性占位+A病灶(黄圈)为恶性占位:需要手术切除A病灶;
  3. A病灶(黄圈)与B病灶(红圈)均为良性占位:可能无需手术;
  4. A病灶(黄圈)与B病灶(红圈)均为恶性占位:可能左右肺均需手术。

术前的诊断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直接决定着干预手段的选择。有人说了:我们还可以进行纤支镜活检或者肺穿刺检查啊!

当然可以,但是,如果有一种无创的、高效的、便捷的检查方式,同样可以起到相对有参考价值的诊断的话,是不是更具有临床优势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患者的PET-CT的检查报告:

肺部占位病变的PET-CT检查

上图中,左侧肺部的病灶(蓝色箭头)呈现18F-FDG的低代谢状态(黑颜色较淡),考虑为良性占位;右侧的肺部病灶(红色箭头)呈现18F-FDG的高代谢状态(黑颜色较深),考虑为恶性占位性病变。最后,该患者接受了右侧肺癌的根治性手术,术后的病理诊断与PET-CT的检查报告完全一致。

PET-CT在全流程中的应用

PET-CT在肿瘤诊疗的各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早期发现到疗效评估,贯穿整个诊疗流程:

  1. 早期诊断:能够检测到毫米级的微小肿瘤,比传统影像学检查早数月发现病变。
  2. 良恶性鉴别: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如肺结节穿刺前的风险评估)
  3. 分期与再分期:精准判断癌症是否发生转移,还可对淋巴瘤进行全身评估。
  4. 疗效检查:在化疗后可直观判断肿瘤代谢是否活跃,放疗时能够确定靶区是否准确。
  5. 复发预警:对于术后疑似复发的病灶,即使其结构尚未改变,但代谢异常也能提前预警。

参考: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高核医疗

声明:部分内容及图片参考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