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美科技九大领域技术对比,从单点突破到全面开花,谁才能笑到最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美科技九大领域技术对比,从单点突破到全面开花,谁才能笑到最后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498632.html

美国《华盛顿邮报》近日发表文章,从九大领域比较中国和美国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包括智能手机、电信网络设备、商用无人机、电动汽车、社交媒体、手机游戏、半导体、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

美国在软件和半导体等关键领域仍然占有优势,但在包括智能手机、无人机和电动汽车等行业,中国企业正取得优势,或者已遥遥领先。涉及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两国竞争仍处于早期阶段,这些领域将决定未来的科技版图。

中国的崛起得益于多种因素:技术娴熟、成本较低的劳动力,来自政府的巨额补贴,以及与许多美国投资者不同的是,中国投资者愿意为昂贵的制造业提供资金,即使这些制造业的利润低于软件企业。

下面一一来看:

智能手机

美国的苹果和韩国的三星是大多数西方人熟悉的智能手机品牌,共占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略高于1/3。但在世界许多地方,包括亚洲和非洲,中国品牌占主导地位。据IDC全球季度手机跟踪报告,全球销量五强中有三个是中国手机品牌,分别是小米、OPPO和vivo。

中国企业引领全球智能手机销售。

美国切断对华为的半导体供应,对这家中国科技巨头制造智能手机的能力产生很大影响,其近年来的销售份额也大幅下降,但其他中国品牌填补了这一空缺。小米今年超过了苹果,成为全球排名第二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仅次于三星。

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排名前五的智能手机品牌。

其他一些在西方没有名气的中国品牌凭借低价优质的手机在非洲和亚洲取得了巨大进展,帮助中国智能手机在全球15大品牌中占据了一半以上的销量额。

电信网络设备

电信行业是中国技术最先被西方注意到的领域,华为正是在这一领域迅速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蜂窝信号塔制造商。

华为在最新 4G 和 5G 网络的设备销售中占据主导地位,而这些网络将会支撑未来的许多技术,比如为无人驾驶汽车、自动化工厂等提供移动数据连接。

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主导通信设备的销售。

华为的崛起得益于其在设备开发和制造方面的大笔投资,与之相对的,因为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和分散的西方市场,美国公司难以扩大规模,不得不退出这一领域的业务。

因此,如今几乎没有任何美国公司销售电信网络设备。思科在销售运营商网络里层的交换机和路由器,但并未参与蜂窝基站与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连接的蜂窝塔设备市场上竞争。

随着华为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美国基本上在国内禁止了华为的设备,并迫使盟国不要使用华为的设备,称中国可以利用该设备来监视或破坏网络。这导致最近几个月华为的市场份额被大幅度削弱,同时提高了瑞典的爱立信和韩国的三星的市场份额。

商用无人机

商用无人机是体现中国在硬件领域实力的最鲜明例子之一。创立于深圳的大疆无人机(DJI)占据了80%的美国市场,用于农业、电影摄影、公共安全和航空摄影。

大疆DJI主导美国无人机市场。

根据 Drone Industry Insights 的数据,美国和其他西方制造商几乎没有在该领域注册,其中Skydio是一家位于加利福尼亚的自主无人机制造商,在美国商用无人机市场的份额略低于1%。

电动汽车

西方、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制造商主导了全球汽油动力汽车市场。但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企业正在带来更多的竞争力——特别是在中国国内。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

特斯拉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仍处于领先地位。

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的数据,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特斯拉在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领域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份额,这得益于其在中国、美国和欧洲的强劲销售。

上汽通用五菱是通用汽车和两家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合资企业。由于其小型电动汽车在中国销售火爆,五菱迅速获得了市场份额。根据瑞士信贷的数据,中国品牌比亚迪、长城和蔚来的电动汽车在中国国内也很受欢迎。到目前为止,中国品牌在国外进展不大。

社交媒体

抖音TikTok的成功表明中国在软件领域逐渐取得优势,而这一领域过去长期由美国主导。

抖音Tiktok已经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社交软件。

即使在特朗普政府试图禁止TikTok后,该应用的美国用户仍继续激增。拜登政府撤销了该禁令,但TikTok等中国应用程序的麻烦可能还没结束。拜登政府表示,政府仍然担心中国企业运营的应用程序的安全性,仍将对其进行审查。

手机游戏

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庞大的手机游戏市场,其在游戏开发上的实力也在增强。

美国仍占据本国手机游戏市场的主导,但中国正在迎头追赶。

根据游戏市场研究机构Sensor Tower的数据,去年仅在美国,用户在游戏应用上的支出就达到223亿美元。

美国游戏公司动视暴雪在今年第二季度稳居榜首,占美国消费者在前25家手游公司支出的10%。中国游戏开发商如莉莉丝以及米哈游,在第二季度都占据2%的市场份额。

中国企业也是美国游戏公司的重要投资者。腾讯拥有全球热门游戏 Fortnite (堡垒之夜)的美国开发商 Epic Games 40% 的股份。它还完全收购了负责英雄联盟游戏的洛杉矶开发商 Riot Games(传奇联盟)。

半导体

从飞机、智能手机到汽车和吸尘器,美国仍然主导着全球半导体的销售。根据IC Insights的数据,2020年,总部设在美国的公司几乎占据全球近5000亿美元芯片销售额的一半。中国公司仅占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的4%。

但是,许多销售芯片的美国公司实际上并不生产芯片。他们设计半导体,并将生产外包给大型制造商,如台积电等。

中国在半导体领域仍落后。

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一项研究,全球大约13%的半导体制造产能在美国,16%在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为20%,韩国为19%,日本为17%。

当涉及具有10纳米以下尺寸的最小晶体管的最高技术逻辑芯片时,中国台湾制造了92%,其余由韩国制造。

尽管进行了多年投资,但中国在开发和生产最现代化的半导体方面遇到了困难。对于需要复杂的设计和生产技术半导体行业,中国对其芯片公司投资数十亿美元,以试图迎头赶上。

出于对中国不断提升的技术实力的担忧,拜登政府和一个由两党议员组成的团体正在推动将一些芯片制造业务重新移回美国。参议院最近批准了对国内芯片制造和研究的520亿美元联邦补贴,该措施仍然须在众议院通过。

电池

锂电池是新兴绿色经济的核心,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并储存太阳能和风能供以后使用。中国在生产锂电池方面遥遥领先,而且这一差距将继续保持。

中国仍将在锂电池市场保持大幅度领先。

中国一直在通过数百亿美元的国家支持来支持其电池和电动汽车公司,包括研发资金、制造商补贴和充电站融资。政府还通过补贴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以及让燃油汽车的消费者等待牌照的时间更长,从而推动电动车的销量。

受益于联邦资助的大学和国家实验室,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早期电池研究。它还有电动汽车的领导者特斯拉,对国内电池生产有着宏伟的计划。通用汽车也在电池制造业投入巨资。

奥巴马政府为电池制造商和电动汽车提供了一些支持,加州也采取了许多激励措施和法规来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但总体而言,美国在很大程度上将这一领域留给了自由市场。

太阳能电池板

随着各国争相利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全球对太阳能电池板的需求猛增。中国目前是该技术的最大供应国。如果考虑到马来西亚和越南的大部分生产是由中国公司控制的,中国在该行业的主导地位就更大了。

中国制造并输送了世界最多的太阳能电池板。

根据华盛顿智库的数据,中国政府通过低成本的土地、电力和融资对太阳能制造商进行了大量补贴,让相关公司在亏损时也能维持生计。中国产量的激增压低了全球太阳能电池板价格,许多西方制造商因此倒闭。

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U.S.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从今年夏天开始找理由阻止来自中国的太阳能板的进口,一些买家被迫开始寻找美国供应商。

总部位于亚利桑那州坦佩市的First Solar在此情况下受益匪浅,该公司到2022年的产量已经排满。美国立法者现在正在考虑减税和其他措施来支持本国制造商。

中国的硬科技领域从 " 单点突破 " 到 " 全面开花 "

说到底,技术引发的竞争,终究需由技术创新去解决。因此,目前来看,我们要做的就是加速推动硬科技企业的发展,完善产业链生态布局。

过去 20 年,中国只有部分企业在少数硬科技领域处于领先位置,属于单点突破。

比如,5G 领域中国只有华为等少数企业实现了技术突破,因此也首当其冲受到了美国的打压;人工智能领域,美国在人才、研究、发展和硬件四个维度上处于领先位置,中国则在某些技术应用上或拥有更大的优势;量子通信领域中国略强于美国,量子计算领域则是美国更强;能源领域(部分),中国目前是光伏技术的最大供应国且在生产锂电池方面遥遥领先。

尽管综合来看,还有很多领域中国暂时落后于美国。但是美国的打压,也让中国(人)真正意识到了硬科技的重要性。

华为事件让我们不再对欧美国家抱有幻想,坚定了走自己的科技创新之路,真正坚定了自主创新、突破核心技术的战略决心。

《十四五规划》指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中国开始全方位攻关 " 卡脖子 " 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同时关注最前沿的新兴技术和积极参与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之中,全面开花——科创板和北交所的成立,就是为了培养硬科技冠军企业和 " 专精特新 " 企业。

20 年后,中国将会有几千家 " 硬科技冠军 " 企业和几万家 " 专精特新 " 企业出现,它们将会是补链强链的重要力量,对解决 " 卡脖子 " 难题意义重大。在相持期,我们挺住了,接下来便是我们引领未来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时代。

本文原文来自《华盛顿邮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