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什么是外在批判者?|猜测多疑、偏执内耗的源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什么是外在批判者?|猜测多疑、偏执内耗的源头

引用
壹心理
1.
https://m.xinli001.com/index.php/info/100497687

在人际关系中,你是否遇到过总是喜欢挑剔、质疑他人的人?或者你自己是否有这样的倾向?这种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外在批判者"的心理模式。本文将深入探讨外在批判者的定义、成因、表现以及应对方法,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改善人际关系。

什么是外在批判者?

外在批判者是一种心理活动,表现为经常挑剔他人、质疑他人、坚信自己正确而他人错误、无法发现他人长处而总是放大短处等行为特征。与内在批判者不同,外在批判者主要关注他人的缺陷和不足。

外在批判者的形成原因

外在批判者往往源于童年时期的创伤经历。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父母在紧急情况下不可靠,孩子就会形成"所有人都不可信任"的信念。这种潜意识的保护机制虽然在童年时期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长大后却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和重复的被遗弃感。

外在批判者的具体表现

外在批判者最典型的表现是"被动攻击"。这种攻击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以下方式间接表达:

  • 以受伤的退缩姿态疏远他人
  • 把恶意调戏伪装成玩笑
  • 以假惺惺的赞美推开他人
  • 不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赞美
  • 不善于倾听
  • 长期迟到和不履行承诺

这些行为看似不经意,实则是童年时期被压抑的愤怒和不满的转移。

如何应对和克服外在批判者?

要克服外在批判者的影响,可以从认知和情绪两个层面入手:

认知层面:思维替换

通过积极回忆和他人之间的美好互动,以及他人身上的美好品质,来替换对外在批判者的思维模式。例如,可以列出与某位朋友之间5个积极互动的回忆,以及这位朋友的5个美好品格。

情绪层面:哀悼

  • 愤怒:通过恰当表达愤怒来消解童年时期的创伤,切断外在批判者的情感来源。
  • 哭泣:释放被外在批判者施加的恐惧,通过哭泣来释放内心积压的情感,认识到孤独带来的不必要的痛苦,从而激励自己重新建立安全的人际连接。

结语

外在批判者并非与生俱来的特质,而是后天形成的应对机制。通过认知和情绪的双重努力,我们可以逐步克服外在批判者的影响,建立更加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