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节叹赏”这个生僻成语说的是什么,出自于哪里怎么用,一起来涨知识
“击节叹赏”这个生僻成语说的是什么,出自于哪里怎么用,一起来涨知识
“击节叹赏”这个成语,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却从未改变。从古代的音乐欣赏到现代的艺术展览,从诗歌朗诵到音乐会,这个成语始终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成语的前世今生,感受它所传递的美好情感。
“击节叹赏”这个成语,在如今的社会中,似乎逐渐被人们遗忘。它的字面意思很简单,“节”指的是节拍,“赏”指的是赞赏。这个成语形容人们在欣赏诗歌、音乐等艺术作品时,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这种对艺术的热爱与欣赏,实际上是我们文化传承的根基啊。
出处与本意
“击节叹赏”这个成语读作jī jié tàn shǎng最早出现在西晋左思的《蜀都赋》里,里面说“巴姬弹弦,汉女击节”,形象地描述了当时大家欣赏音乐时感情的真实表达。可以想象那场面肯定很感人!好听的音符在空气中一直飘,听众忍不住就开始鼓掌喝彩。这种场景让人深深体会到音乐和诗歌的强大吸引力,它们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直接打动人们内心最软的地方。
现代应用
即便“击节叹赏”一词如今鲜少被用,但其所含真挚情感却未曾有变。我们可以想象听众沉浸于音乐会中,倾听美妙旋律时的动容模样。比如在一场古典音乐会中,当观众目睹指挥者挥舞指挥棒,领悟到乐团与观众间的心领神会时,击节叹赏便会油然而生。
在生活中,击节叹赏的例子随处可见。如歌手于台上精彩演出时,观众随之鼓掌喝彩;文艺青年们在诗歌朗诵会上,听到优美的诗句也会情不自禁地击节叹赏。可以说,击节叹赏并不仅仅是对艺术的欣赏,它更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响应和共鸣。
深层含义
再往深处说,击节叹赏还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情与追求。清晨的阳光洒在窗前,伴随着鸟儿的鸣唱,坐在书桌前,翻开一本好书,心中涌起的那种感动,击节而赞的并不是书本的内容,而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的向往。这种热爱渗透到了每一个细节之中,成为了生活的调味品。
我们能把它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就像去看艺术展的时候,如果看到一幅非常棒的画,观众一般都会由衷地赞叹,这其实就是对工匠辛苦工作的认可。还有听音乐会的时候,当二重奏的和声完美融合到一起,听众也会情不自禁跟着节奏一起唱。这些时候,不光是欣赏艺术,也是对人类创造力的敬重。
实用例句
以下是用“击节叹赏”这个成语的写几个例句:
- 在音乐会上,观众们随着悠扬的旋律击节叹赏,完全沉浸在那动人的气氛中。
- 当画家完成作品时,旁观的艺术爱好者们纷纷击节叹赏,赞叹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艺。
- 看到好友的朗诵比赛获奖,大家都激动地击节叹赏,纷纷为她的出色表现感到骄傲。
- 电影放映结束后,观众们热烈击节叹赏,纷纷讨论影片中的精彩情节,气氛异常热烈。
在生活的每一个瞬间,击节叹赏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艺术能够激发出的情感反应,能够让人们在繁杂的生活中找到一丝慰藉。无论是音乐还是绘画,抑或是简单的日常生活,击节叹赏都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深刻认同。
在当下快节奏的时代里,愿每个人都能够挣脱繁忙,歇下脚步,去体味那份源自内心的触动。正如古人对美的追寻那样,使我们学会于生活中察觉那些值得为之击节叹赏的美妙瞬间。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