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灵活就业人员一年缴费上万元,养老金才1300元,合理吗?
2025年,灵活就业人员一年缴费上万元,养老金才1300元,合理吗?
2025年,一位灵活就业人员每年缴纳上万元养老保险费,但退休后每月仅能领取1300元养老金,这样的情况合理吗?本文将从缴费档次、缴费年限和养老金计发基数等多个维度,为您详细解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其实每年的缴费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因为所有的费用都是由个人来承担的,不管是个人账户里边的还是统筹账户里边的。
而截止到2025年,各地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即便是按照最低的档次来交,大部分地区一年的缴纳费用都要上万元了,而少部分地区即使没到1万元,也接近了这个数值,达到了8000多元或者9000多元了。
就像这位朋友,他就是以灵活就业的方式缴费的,一年的缴纳费用都已经达到上万元了,但是在他办理退休手续之后,每月的养老金只领到了1300多元,所以他就非常疑惑。
为什么自己一年缴纳1万多元的费用,最终的养老金只领了1300多元,是否合理呢?
咱们来分析一下,灵活就业人员缴纳费用,选择的档次一般都是60%的,一年缴纳1万多元,12%是进入统筹账户的,8%是划入个人账户的,加上当地的缴费基数还是比较高的,所以一年缴纳的费用也是比较高的。
如果缴费年限只有15年的话,那么在大部分地区办理退休,领取的养老金通常都是为1000元左右的。
而如果说能领1300元的情况,在很大概率上,他的缴费年限是超过15年的,又或者是当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比较高,比如是在上海,深圳或者北京办理退休的情况下,按照最低的档次缴费15年的话,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大概率上是能够超过1000元的。
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金在计算时,如果缴费年限比较短的情况下,大部分人员都是只能够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这两部分的。
少了一份过渡性养老金,那么每月的养老金待遇必然是会拉低不少的,再加上缴费档次又比较低,所以即便是一年缴纳1万多的费用,养老金领1300元,也是正常的,并且是合理的。
而如果在2025年,灵活就业人员想要提高自己的养老金,那么就需要在缴费时尽量的提高缴费档次,延长缴费年限,如果参保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并不是太高的情况下,那么延长缴费年限还是非常必要的。
咱们都知道,从2030年起,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就要逐步开始延长至20年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延长缴费年限也是有优势的。
总结来说,灵活就业人员虽然一年缴纳1万多的费用,但是因为缴费档次比较低,缴费年限比较短,再加上退休的养老金计发基数的影响,所以每月只领1300元的养老金,也是比较合理的。
看了上面的内容,如果大家还有其他的问题疑惑,或者养老金计算方面的咨询,可以点击下方的专栏,就可以享受一对一的专栏咨询啦!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