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三季度中美家庭债务规模与债务负担,比较家庭债务风险
从前三季度中美家庭债务规模与债务负担,比较家庭债务风险
2024年前三季度,中美两国在家庭债务方面呈现出显著差异。美国的家庭债务总额创历史新高,而中国家庭的债务负担却远超美国。本文通过对比两国的GDP、个人收入、债务规模和债务负担等指标,揭示了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的原因。
中美经济规模和家庭收入对比
收入水平是债务产生的基础,也是债务负担计算的分母,要比较中美家庭债务,我们首先需要比较中美家庭收入和收入中涉及债务的细分指标。
美国公布的季度GDP数据非常详细,包含10张表,数千个数据。其中“Table 8. Personal Income and Its Disposition“表格中,详细公布了收入角度的GDP构成。
该表的数据均为年化数据,简单换算即可得到1月-9月份的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美国GDP为22.01万亿美元,个人收入总额为18.67万亿美元,其中利息收入为1.47万亿美元。支付社会保险1.44万亿美元,个税2.31万亿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4172亿美元,人均个人可支配收入为48501美元。
同时间,中国GDP为94.97万亿元,折合13.36万亿美元,为美国的60.7%;个人收入总额为52.86万亿元,折合7.44万亿美元,为美国的39.8%;其中利息收入为1.11万亿元,折合1560亿美元,为美国的10.6%;支付社会保险(含医保)8.13万亿元,折合1.14万亿美元,为美国的79.3%;支付个税1.08万亿元,折合1513亿美元,为美国的6.6%;支付借款利息(不含信用卡)2.31万亿元,折合3246亿美元,为美国的77.8%;人均可支配收入30941元,折合4353美元,为美国的9%。
在此需要说明,我们的社保、医保缴费,来自人社部和医疗保障局公布的数据,个税来自财政部公布的数据;家庭利息收入为家庭活期、定期存款余额,按活期利率0.1%,定期平均利率1.32%的四分之三计算;利息支出按家庭贷款余额(不含信用卡)、存量贷款平均利率3.75%的四分之三计算;家庭收入总额为国家统计局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以上资料加工计算。
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计算出,个人总收入占GDP比重,美国为84.8%,我们仅为55.7%,比美国低接近30个百分点。社保缴费占个人收入比例美国为7.7%,我们为15.4%,为美国的2倍;个税占比美国为12.4%,我们为2%,我们只有美国的六分之一;个人税费合计占比美国为20.1%,我们为17.4%,我们比美国略低2.7个百分点。
中美家庭债务规模比较
依据中国新闻网引用纽约联储发布的《家庭债务和信贷季度报告》中的数据,美国家庭债务总额在今年第三季度增加了1470亿美元,较前一季度上升0.8%,达到创纪录的17.94万亿美元。
报告显示,增长最为显著的债务类别为抵押贷款、信用卡贷款和汽车贷款。其中,抵押贷款是家庭债务中最大的组成部分,在家庭债务总额中的占比已达到70%。美国信用卡贷款总额在第三季度增加了240亿美元,达到1.17万亿美元,信用卡开户数达到创纪录的6亿。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数据,第三季度中国家庭新增贷款总额4785亿人民币,折合673亿美元,仅为美国新增家庭债务的45.8%。9月底,中国家庭贷款余额为82.04万亿元,折合11.54万亿美元,为美国家庭债务余额的64.3%。
由于美国提供的统计数据和金融数据非常全面,其家庭债务包括了信用卡贷款未还余额。而央行从来没有定期公开过季度或月底的信用卡未还余额。
但依据智研咨询9月6日发布的《2024年中国信用卡发行规模、交易规模及市场竞争格局分析》报告,该报告依据各行季报统计的2024年一季度中国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为8.54万亿元人民币,由于缺少二季度和三季度数据,我们在对比时,默认中国家庭债务不包括信用卡债。
从中美家庭债务负担看
我们知道,单纯比较债务规模,意义不大。因为收入不同,同样的债务规模,其债务负担和债务风险完全不同。所以,比较债务负担,比债务规模更有意义。
比较债务负担,一般有三个口径。一是家庭债务规模与GDP的对比,叫家庭杠杆率;二是家庭债务规模与家庭收入总额对比,叫家庭债务收入比;三是家庭债务需要支付的利息与家庭收入总额对比,叫利息负担。
从家庭杠杆率看。截至3季度,美国家庭杠杆率为61.1%,略低于中国家庭的64.8%。三年前,美国家庭的杠杆率略高于我们。但由于2022年3月到2024年上半年,美联储一直在实施加息缩表的紧缩货币政策,美国家庭和企业债务余额在这两年多时间中有所收缩,直到2024年第三季度才开始增加。而我们一直在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家庭债务总额一直在增加。
从债务收入比看。截至3季度,美国家庭债务收入比为72.1%,比中国家庭债务收入比116.4%要低三分之一。严格来说,债务收入比的分母应该为家庭收入总额,美国每个季度在公布GDP数据时,都会公布收入总额和可支配收入,但我国统计局只公布可支配收入,所以大多数人在计算这个指标时,只能用可支配收入做分母。如果按这个计算,则美国家庭债务收入比为82.3%,中国家庭债务收入比为140.9%,中国家庭的债务收入比,是美国家庭的1.7倍。
从利息收入比看。三季度美国家庭支付的债务利息占其家庭总收入的2.2%,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2.6%。而中国家庭支付的债务利息占其家庭总收入的4.4%,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5.3%。中国家庭的债务负担,大约为美国家庭的2倍。
得出的结论
在我们的媒体中,经常会有一些介绍美国家庭债务的只言片语。因为这些介绍多是为了证明作者立场而摘选的数据,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一定客观、科学。
从上述我们全方位的比较结果来看,我们发现:
第一、中国家庭的债务负担和风险,远大于美国家庭。
虽然我们的家庭债务总额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二,但由于美国的家庭收入总额是我们的2.51倍,所以我们的家庭债务收入比是其1.7倍,债务利息收入比是美国的2倍。
为什么最近两三年我们一直在货币宽松,降准降息,鼓励贷款,但居民新增贷款明显下降,居民部门需要主动修复资产负债表?就是因为家庭的债务收入比已经触及天花板,难以继续增加了。
第二、美国人的存款利息收入占比是我们的三倍。
虽然我们常说美国人不存钱,中国人喜欢存钱,美国的家庭存款率只有5%左右,但由于美国的人均收入是我们的11.1倍,所以美国人的家庭存款规模并不小,加之其存款利率是我们的3倍以上。所以,美国人的利息收入占比达到7.9%,我们仅2.1%,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
第三、我们的家庭收入在GDP中占比太低,是消费严重低迷的主要原因。
不管是按照家庭收入总额还是可支配收入总额计算,我们的家庭收入在GDP中的占比,都比美国低30个百分点左右。实际上提高家庭收入在GDP中的占比,是解决我们生产过剩,需求不足的金钥匙。
第四、美国的家庭债务增加,是美国消费者消费信心增长,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根据美国商务部周末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零售额在 9 月份环比增长 0.8% 之后,10月环比增长 0.4%。连续两个月都超过了市场预期。10 月份美国人的工资环比增加了 0.4%,同比增长 4.9%,显著高于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2.6%的幅度。美国10月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创下 2021 年以来的最大月度涨幅。预计未来 12 个月将出现衰退的消费者比例降至自 2022 年美联储首次提出加息以来的最低点。
工资增长是美国家庭贷款增加的基础,工资增长,贷款增加,是美国消费强劲的动力,而消费持续增长,向市场释放了需求强劲的信号,又会推动企业投资扩大生产,进而推动经济的循环增长。
而这种由消费推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正是我们努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