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东王公
神话:东王公
东王公是中国道教文化中的重要神仙,与西王母共同构成了道教神话体系中阴阳平衡的象征。从汉代的阴阳五行理念到上古的日神崇拜,东王公的起源充满了神秘色彩。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东王公的起源、形象演变及其在道教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东王公的起源充满了神秘色彩。多位学者认为,东王公是汉代人基于阴阳五行的理念,针对西王母而创造出来的男性神仙。在汉代,阴阳五行观念盛行,西王母作为女仙,代表西方,属阴。按照这种观念,应有一位与之相对应的男仙,代表东方,属阳,于是东王公应运而生。吴晗和郭箴一两位学者都持有类似观点,认为西王母故事发展到汉代,人们觉得有了 “皇后” 必有 “皇帝”,从而造就了东王公。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东王公起源于上古时期的日神崇拜。道教神仙中,东王公与日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在《神异经・东荒经》中对东王公有这样的描述: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居焉,长一丈,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而虎尾。《真灵位业图》和《枕中书》都把东王公定为扶桑大帝,显示其与太阳神的关系。葛洪的《枕中书》说:元始君经一劫乃一施太元母,生天皇十三头三万六千岁,书为扶桑大帝东王公,号曰元阳父扶桑大帝,住在碧海之中。这里东王公已成为元始天尊的太子,与日神崇拜相呼应。
东王公的名号众多,来源复杂。东王公(或称东王父)一词,可见于托名西汉东方朔所著的《神异经・东荒经》、东晋葛洪的《枕中书》等古籍中。在融入道教的过程中,东王公被赋予了多个名号,如扶桑大帝东王公、东华帝君、东华青童君等。这些名号的变化,反映了道教神仙谱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古老的传说中,东王公展现出独特的神人形象。他头发皓白,一丈之高,人形鸟面而虎尾,身旁还骑着一只黑熊,左右顾望,神秘而威严。这种人兽合一的形象与《山海经》中诸多神明相似,充满了原始的神秘色彩。东王公的这一形象最早出现在东方朔的《神异经:东荒经》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沉淀和神秘的力量,人形鸟面虎尾则显示出他既具有人类的智慧,又拥有动物的灵性和威严。骑乘的黑熊也为他增添了一份神秘的气息,仿佛他是来自远古的神秘存在,掌管着世间的某种神秘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王公的形象不断丰富和演变。在《神异经》中,东王公恒与一玉女投壶,每投千二百矫,其投壶之举甚至引起了 “天” 的关注。若投中,天为之笑,天气炎热如天神吐火,或闪电不下雨;若未投中,天为之嘘,犹如平地起旋风。此时的东王公似乎带有一种游手好闲的气质,但这也为他增添了一份人性化的色彩。
后来,东王公逐渐被赋予太阳神属性。南朝《真灵位业图》中将东王公排在上清左位,号为 “太微东霞扶桑丹林大帝上道君”,显示了他的太阳神地位。东王公也代表了太阳九炁,即太阳里面的金乌神鸟,故称其 “人形鸟面”。此时的东王公不再仅仅是与玉女投壶的神秘神人,更是主管阳和之气,与西王母相对应,代表着阴阳平衡中的阳刚之力。他的形象演变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对他的认知和信仰的变化,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神话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过程。
传说西王母和东王公是一对,西王母的老公就是东王公。他们的名字十分对仗,一看便知是后人生编硬造出来的。但东王公确实是个重量级人物,一说到东皇太一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威名赫赫的太阳神。为了屈就西王母,百姓把太阳神东皇太一重新包装,成为东王公。按常理推想,太阳神应是英俊伟岸的男子,而西王母最初形象是 “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不过西王母与时俱进,不断进化形象。有些记载说东王公长得也不是很好看,身高一丈,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而虎尾,还驮着一头黑熊。但从这一点来看,这夫妻俩倒是很般配。
东王公住在大荒的东荒山,西王母住在西方的昆仑山,相距甚远。他们见面的方式十分神奇,甚至带有科幻色彩。昆仑山上有一根巨大的天柱,上面住着一只叫希有的神鸟。每年东王公和西王母相会之时,大鸟展翅,两人登上羽翼即可相会。希有头朝南,张开翅膀刚好是左西右东。西王母和东王公就在希有的大翅膀底下相会,西王母在西边,东王公在东边。有时候西王母急不可耐,等不到每年一回的会面时间就登上希有的背。西王母一上去希有就知道她想干啥,很快就能将她送到东王公所在的东方。希有见证了他们非同寻常的爱情,也做了他们爱情的守护者。昆仑山铜柱上刻着一首赞美希有的诗:“有鸟希有,碌赤煌煌,不鸣不食,东覆东王公,西覆西王母。王母欲东,登之自通。阴阳相须,唯会益工。” 后世所传的牛郎织女每年七月鹊桥相会的神话,也是源自于此。
在道教神仙体系中,东王公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是男仙之首,主阳和之气,理于东方。凡是得道入仙之人,都得先拜东王公,然后再拜见西王母,之后才能飞升进入九天,再入三清境谒拜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东王公的诞辰日是农历二月初六,这一天常常会有道教信徒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东王公被认为是先天阳气凝聚而成,与西王母分别代表着阴神和阳神,他们共理二气、育养天地,是道气阴阳之父母。在道教中,西王母掌管所有女子成仙者,东王公则掌管所有男子成仙者,可见其职责重大。同时,东王公还有海神的属性,统领十洲三岛众仙和水府群,有的版本认为道教中三官大帝中的 “水官” 就是东王公。在宋代,全真教逐渐形成,东王公又被奉为全真教的祖师。在南宋金元时,东王公在道教排名一度比西王母高,明清时,民间道教则认为西王母与东王公齐平。全真祖师南、北二宗准备合宗时,一致以东王公为共同祖师,并将其尊奉为三岛十洲仙翁东华大帝君。
东王公与西王母的关系紧密,他们不仅名字对仗,在神话体系中也相互配合。东王公与西王母共同管理天界事务,调和阴阳二气,育养天地万物。他们如同神仙世界的一对搭档,共同维护着天界的秩序。在许多神话故事中,东王公与西王母共同出现,一起接引成仙者,东晋上清派又将东王公与西王母奉为传经的大神。
东王公还与其他神仙有着广泛的联系。在道教里,东王公与王母共理二气,被视为育养天地陶钧万物的创世神。东海之内的方诸山,有诸司命三十五所,以隶天上人间罪福,东王公为大司命。全真教又认为东华帝君传道于钟离权,之后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等为全真五祖。此外,在一些传说中,东王公还与东岳帝君(东岳大帝)有关,据说东岳帝君名金虹氏,为东华帝君弟。东王公在道教神仙体系中的地位和与其他神仙的关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神话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