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京街道“微治理”社区的探索与实践
望京街道“微治理”社区的探索与实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正面临着挑战和困境。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街道积极探索更为灵活、高效的社区治理模式,打造具有“望京特色”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2021年底,望京街道根据所属地区社区治理现状,提出了用三年时间打造全域社区“微治理”模式的构想,从此开始了从“精治楼院”“标准化治理”到“五微联动”楼院治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历程。
国风社区“凝心聚力 唱响国风”项目活动
三年楼院“微治理”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年:精治楼院
2022年,以“楼院”为平台,创新“三化”楼院居民自治路径,通过楼院党组织、楼院议事会和楼院居民自治委员会为核心,落实“四有”居民自治保障举措,实现下沉社区自治层级,精细化治理。花家地南里和南湖中园两个社区作为试点,通过探索“微治理”确定“微平台”,组建“微组织”链接“微资源”,收集“微心愿”确立“微项目”,遵循“微机制”开展“微服务”等手段和方法,展开楼院“微治理”活动。
第二年:标准化治理
2023年,在上一年“精治楼院”的基础上,望京街道总结可复制的经验,制定了从楼院党建、楼院自治“微组织”建设,到“微服务”提供、 “微项目”开展、 “微事务”处理等方面的“微治理”标准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在大西洋新城、阜荣街、花家地北里、花家地西里、南湖西园、望京西园三区、花家地西里三区、夏都雅园八个社区同时展开标准化“微治理”实践。
第三年:五微联动
2024年,望京街道对前两年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深入反思和总结。虽然“精治楼院”和“标准化治理”项目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发现了一些局限和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望京街道决定补短板,再提升,创新推出 “五微联动”楼院治理模式,不仅延续“微治理”的理念,更强调各微观治理措施之间的紧密联动和协同作用。“五微联动”楼院治理模式在望京街道所属的25个社区和4个筹备组全面铺开,实现全覆盖,从而实现望京街道基层社区治理的三年目标,进一步推动基层社区治理的精细化和全面化发展。
社区居干“五微联动”赋能培训
“五微联动”楼院治理模式的运行机制
“五微联动”楼院治理模式旨在通过在社区楼院层面的各项微观治理措施的有机联动,实现社区楼院治理的全面提升。这一模式包括“微组织”“微项目”“微服务”“微自治”和“微议事”五个方面,每个方面都能在不同层面上促进社区的发展和治理。
- “微组织”是指在社区内部,由社区居民自发组成的,基于特定目标、兴趣或需求而形成的小规模组织,旨在解决社区问题,提高社区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发展。“微组织”的形成不仅能够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还能够为社区治理提供更多元化的参与方式。
- “微项目”是指针对社区特定需求而设计的小规模、针对性强、响应及时、居民参与度高的服务项目,旨在直接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区发展。这些项目通过小规模、灵活性强的方式,能够更快地响应居民的需求,提升社区的整体品质。
- “微服务”是一种注重细致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模式,旨在满足居民微心愿和微需求,致力于为居民提供更贴心、更贴近生活的支持和帮助。“微服务”的实施不仅能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还能够促进社区的共享发展。
- “微自治”是指以社区为主体,发挥社区居民的作用,对社区内各项微事务进行治理。开展社区微自治,有利于发挥基层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优势,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需求。这种自治模式能够提升居民的参与意识,增强社区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社区内部问题。
- “微议事”是指在楼院、网格等较小范围内进行的议事活动和决策过程。这种基于民主参与的议事方式能够更好地反映居民的意见和需求,促进社区事务的民主化和透明化。通过微议事,居民能够更直接地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推动社区的良性发展。
在“五微联动”模式中,各项微观治理措施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动机制。例如,“微组织”可以发起并推动“微项目”的实施,“微服务”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微自治”可以监督和协调各项工作的落实,“微议事”可以为居民提供反馈意见的渠道。通过这种联动机制,各项微观治理措施能够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实现社区楼院治理的全面提升。
“五微联动”微治理社区的作用
“五微联动”楼院治理模式在望京街道的实践中,从“微组织”到“微议事”,每个方面都在促进社区治理的全面提升和社区发展的推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 “微组织”的形成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参与方式。居民通过自发组织的方式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更直接地反映和解决社区问题。这种基层组织的建立使得居民的声音更容易被听到,社区的事务更能够符合居民的需求,从而提升社区治理的民主性和参与度。
- “微项目”的实施直接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区的发展状况。针对特定需求设计的小规模项目,能够更快速地响应居民的需求,解决社区内部问题,推动社区的整体发展。这些项目不仅提升了社区的品质,还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促进了社区的稳定和繁荣。
- “微服务”的提供给予了居民更贴心、更贴近生活的支持和帮助。通过个性化的服务模式,能够满足居民微心愿和微需求,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互助精神。居民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和关爱,社区关系更加融洽,共建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
- “微自治”的开展增强了社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居民的参与意识。通过居民参与社区内部事务的治理,社区能够更好地解决内部问题,提升了社区的整体管理水平。居民的自治意识得到了增强,更加愿意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形成了良好的自治氛围。
- “微议事”的组织促进了社区事务的民主化和透明化。居民通过议事活动和决策过程,更直接地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反映自己的意见和需求,增强了社区事务的合理性和公正性。这种民主参与的方式使得社区治理更加符合居民的利益,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微联动”微治理社区的作成效
“五微联动”楼院治理模式为社区精细化治理的全面提升和社区发展的推出了新的“样板”,在基层社区治理中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效。
- 居民参与度明显提升,社区自治意识不断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了有效地提升。“微组织”的形成使居民能够更直接地参与楼院治理,表达自己的需求和诉求。“微项目”的开展则让居民能够亲身参与到社区建设中,获得实在的改善。“微服务”的提供加深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社区事务中来。
- 社区资源得到了更加合理、高效的利用,社区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通过“微项目”的开展,社区能够有效整合内部资源,并吸引更多社会资源的参与,形成资源共享的局面。“微服务”的提供则使得社区资源得到了更加合理、高效地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居民的需求。
- 社区内部矛盾得到了有效化解,社区和谐稳定局面得到了有效地维护。“微自治”和“微议事”等方式的应用,不仅使居民能够更好地参与到社区决策中来,而且提高了社区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了社区事务的民主化和透明化,最终实现了社区内部矛盾的有效化解。
“五微联动”楼院治理模式为望京街道的社区治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模式,为社区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相信望京街道定能够不断完善和创新社区治理实践,为全国社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