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高校教师薪资差距现状与对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高校教师薪资差距现状与对策

引用
人民网
1.
http://edu.people.com.cn/n1/2016/0808/c1053-28617743.html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教师工资制度逐步向市场导向、绩效导向、能力导向的薪资报酬体系转化。然而,这种转变也带来了高校教师薪资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高校教师薪资水平较低;另一方面,地区间、院校间、学科间薪资差异日益扩大。


不同院校类型间教师薪资差异(单位:元)该图表由作者提供

教师薪资现状:整体增长放缓,区域差异显著

研究显示,1995年至2013年间,我国普通高校教职工薪资在扣除物价指数影响后,人均年薪从10750元增至54880元,增长5.11倍。但2003年后,增长率从两位数降至个位数,呈现低增长态势。

从区域特征来看,薪资分布呈现出沿海发达地区高、内陆经济落后地区特别是中部地区低的结构特征。2013年,上海教师人均年薪达116618元,而黑龙江省仅为45431元。

二元化薪资结构:市场驱动为主,财政保障为辅

研究发现,随着近年教师薪资制度改革的推进,我国高校教师薪资已形成“市场驱动”为主、“财政保障”为辅的二元化结构。2013年,市场驱动型薪资在教师总薪资中的比例高达80%,且与院校层次高度相关:985院校为86%,高职院校为79%。

外部竞争性不足:博士就业非首选

虽然高校教师薪资已具备一定的外部竞争性,但与知识密集型行业相比,竞争力仍显不足。研究显示,2011年我国博士毕业生中,仅有54%进入教育科研学术机构,34%选择进入政府机关、企业等非学术领域。

改善建议

  1. 合理提升高校教师薪资水准,保持教学与学术产出的边际效益与薪资定价一致。
  2. 利用财政补贴等干预工具,提高中西部地区及教学应用型大学教师的薪资水平。
  3. 增加财政投入,提高教师薪资中的财政保障型薪资比例,适度控制市场化驱动机制的影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