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全球生产力:四大情景与应对策略
2030年全球生产力:四大情景与应对策略
世界经济论坛与埃森哲联合发布最新白皮书,深入探讨2030年全球生产力的未来趋势。报告指出,生产力增长放缓已成为全球经济面临的重大挑战,而技术与人力资本的相互作用将塑造未来生产力的四大情景。
全球经济增速乏力,地缘经济格局复杂多变,政策不确定性加剧。面对这一系列挑战,决策者需要思考如何利用当前的变革浪潮,构建更加创新、包容、可持续和有韧性的经济体与企业。
这份白皮书提出了四种可能的未来情景,重点探讨了技术和人力资本两大核心生产力驱动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评估了不同行业可能受到的影响。此外,报告还提供了若干可操作的战略建议,帮助企业和政府不仅能够适应变化,更能引领变革。
生产力现状与挑战
生产力历来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提高生活水平和经济活力的关键因素。然而,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生产力增长几乎陷入停滞,全球经济增长减速超过一半可归因于生产力的放缓。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全球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从2000年初的年均1.6%放缓至次贷危机后的0.6%。在发达国家,TFP增长率减半至0.4%,而新兴市场及中低收入经济体的放缓更为明显,这些国家的平均TFP增长率在2000年代初超过2%,但在2008年后降至0.6%,自2020年以来在低收入经济体中接近于零。
未来生产力的关键驱动因素
在未来的几年中,生产力增长速度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以下关键全球发展趋势将对其产生重要影响:
技术: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将重塑生产力,但其采用速度和影响程度仍存在不确定性。例如,高收入经济体的企业高管认为人工智能提升生产率的应用比低收入经济体的企业同行高出近40%。
人力资本:劳动力技能不足和缺乏远见的领导力是人工智能采用的主要障碍。人力资源发展将在释放技术进步潜力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商业模式:适应性商业模式的创新也将对生产力增长产生重要影响。
2030年生产力的四种情景
通过对技术与人力资本两大关键驱动因素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报告提出了四种可能的未来情景:
良性循环:技术颠覆创新与人力资本发展相互促进,带来显著且广泛的生产率提升,以及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
自动化过载:技术进步超过人力资本发展,导致“赢家通吃”的动态,加剧财富和权力集中,生产率差距进一步扩大。
人力资本优势:人力资本发展超越技术进步,经济活动以人为核心,生产率提升依赖于吸引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技术潜力的人才。
生产力干旱:技术革新和人力资本发展同时放缓,导致生产率增长受阻,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进步停滞。
行业影响与战略建议
不同行业对生产力动态变化的暴露程度各不相同。报告分析了信息技术与数字通信、金融服务、制造业、能源与材料以及教育等五个行业的特点,并提出了以下战略建议:
- 加快新兴技术的采用和推广
- 投资于新兴技术的可信度
- 加强关键基础设施
- 弥合区域和部门差距以减轻生产率差异
- 加强抵御地缘政治破坏的能力
这份报告为决策者提供了深入的洞察和实用的建议,帮助他们在日益复杂的全球格局中导航,制定有效的战略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原文来自世界经济论坛与埃森哲联合发布的白皮书《全球经济未来:2030年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