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1925年,徐树铮身披睡衣被拖出车厢,冯玉祥为何下令直接枪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1925年,徐树铮身披睡衣被拖出车厢,冯玉祥为何下令直接枪决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R8Q6L80543UXIM.html

1925年,一列从北京开往天津的火车在廊坊被截停,北洋军阀时期的重要人物徐树铮被从车厢中押解出来。不久后,在冯玉祥的授意下,这位曾为段祺瑞立下汗马功劳的谋士被处决。那么,冯玉祥与徐树铮之间究竟有何恩怨?徐树铮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

少年投笔从戎遇贵人

徐树铮出生在江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其父徐世道是清朝同治年间的秀才。与父亲不同,徐树铮从小就怀有从军报国的梦想,这或许与他母亲岳氏自称是岳飞后代有关。面对徐树铮的从军请求,徐世道坚决反对,并早早为他订婚,希望以此拴住他的心。然而,徐树铮最终说服了妻子夏宣,并在她的资助下前往济南武备学堂求学。

当时,徐树铮妻子的二哥夏仲陶也在武备学堂学习。徐世道写信给夏仲陶,让他不要插手徐树铮从军的事。徐树铮没有选择直接投奔袁世凯,而是决心自己闯出一番事业。在济南街头,他因借酒消愁而引起段祺瑞的注意。段祺瑞被徐树铮的才学折服,资助他赴日本振武学堂深造。学成归来后,徐树铮成为段祺瑞的重要助手。

段祺瑞

审时度势谋天下

段祺瑞堪称徐树铮的伯乐,不仅发掘了他的潜能,还为他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徐树铮在治军和政治理论方面都有建树,其中最著名的成就便是收复外蒙。

当时的清朝将蒙古分为内蒙、外蒙和青海蒙古三部分。民国成立后,虽然袁世凯和孙中山都不承认外蒙古独立,但由于局势未定,最终还是承认了外蒙古自治。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沙俄政府,外蒙古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日本趁机谋求控制权。

徐树铮认为这是收复外蒙的良机,他采用恩威并施的策略,利用外蒙古崇尚喇嘛教的特点,宣称支持其宗教信仰,并对活佛周围的人加以利诱。同时,他率领装备精良的部队,既防备日本,又对外蒙古形成武力威慑。最终,外蒙古取消自治,归顺中央,徐树铮不费一兵一卒便收复了外蒙。

此后,徐树铮继续为段祺瑞出谋划策,甚至试图帮助段祺瑞登上总统宝座,但最终未能成功。

遇刺身亡得尝因果

在军阀混战时期,徐树铮积极拉拢各路军阀,制造矛盾以削弱对手实力,推动了直皖战争的进程。他一心拥护段祺瑞成为总统,并试图让奉、直、皖三系尊崇段祺瑞为领袖。然而,张作霖与徐树铮貌合神离,冯玉祥则倾向于支持革命。

徐树铮决定先发制人,联合孙传芳打击冯玉祥。他甚至下令枪杀了冯玉祥的舅舅陆建章,但冯玉祥并未立即反击,局势陷入僵持。1925年,徐树铮从北京返回天津途中,在廊坊被冯玉祥的心腹鹿钟麟逮捕。

徐树铮被捕时正在睡梦中,醒来后被五花大绑。冯玉祥果断下令处决了他。段祺瑞悲痛欲绝,亲自为徐树铮购置上等棺木安葬。徐树铮之子徐道邻试图以杀人罪起诉冯玉祥,但因案件逾期未获受理。

徐树铮被评价为民国时期的思想家、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文武兼备,但恃才傲物、锋芒太露的性格最终导致他成为众矢之的。

参考资料:
董尧著. 《北洋怪杰徐树铮》[M]. 上海人民出版社
彭秀良. 段祺瑞传[M]. 第1版. 中华书局,
来新夏. 北洋军阀史[M]. 第3版. 东方出版中心,
王彦民. 徐树铮传[M]. 第1版. 黄山书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