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圆明园研究成果展:数字化复原与文创开发让文化遗产焕发新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圆明园研究成果展:数字化复原与文创开发让文化遗产焕发新生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2-22/doc-inemhtrp2274104.shtml

为展示圆明园高校研究联盟在圆明园文物保护及活化利用过程中的重要性与示范性,向公众全面介绍圆明园的历史文化、展现艺术魅力,以及不忘初心的保护传承,2024年11月22日至2025年2月22日,由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主办的“圆明·交融——圆明园研究成果展”在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举行,免费向公众开放。本次展览是自2019年圆明园研究高校联盟成立以来,首次将该联盟的科研成果向公众进行综合展示以及深度诠释。2025年春节假期期间,该展览吸引了上千名观众参观。

策展思路创新,学术成果多样

围绕展览主题,整个展览以科研成果为主要内容,分为《圆明沧桑》《万方和融》《传承创新》三章。展览所遴选的典型景观既考虑吸引观众的眼球,又以展品所承载的历史、艺术、科学和文化价值为基准,发掘其背后隐藏的故事和历史,向大众展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历史价值。

近些年,圆明园研究高校联盟经过深耕协作,形成跨学科交融课题70余项,涉及景观复原、文化挖掘、规划设计、植被保护、视觉传达以及文创艺术等诸多学科和专业,探索出圆明园研究的新路径,彰显多学科交叉背景下对圆明园遗址进行保护和研究。

此次展览展示的内容包括园林景观、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山形水系格局演变、造园技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等方面。展览对圆明园澹泊宁静景观的文字说明,不仅仅聚焦于基础介绍,还对其文化内涵功能,以及近些年多家单位对其进行的考古发掘工作进行具体展示。在陈列北京交通大学团队的“海晏堂数字化复原”中,运用的材料囊括铜版画、历史照片、样式雷图档、清宫档案和流散文物等,进行数字信息采集,展示其建筑规制梳理、构件分类梳理和构件归安的情况,最终呈现复原效果图。

展览还展示了圆明园研究高校联盟师生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和出版专著的情况,制作模型、烫样和视频,通过研究课题培养数十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这从多角度、多层面显示圆明园研究不断推陈出新、充满活力。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家们还利用圆明园文化元素创作出圆明园海晏堂十二兽首油画,鹿、马等雕塑,将当代艺术气息融入本次展览。

数字化复原作品,开发文创产品

如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展览深度解读和互动展项方面。此次展览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圆明园景观进行数字化复原,使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圆明园曾经的辉煌,体现设计师的细致严谨与艺术灵感。观众通过互动乐趣,获得对圆明园历史文化内涵的深层认识,甚至全新认知。

刚进入序厅,正对着观众有一组机械臂控制的四个旋转屏幕拼成的大屏幕,四个屏幕可以同时朝不同角度旋转,拼合展示圆明园四十景图数字化复原视频,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非常能够抓住观众的眼球。

在展览的末尾,安放着一台由中央美术学院研发的“圆明园景观AI古装打卡拍照系统”。观众可以现场对准屏幕拍照,然后由电脑自动生成观众身着清代服装畅游圆明园的场景,能够实现人机互动。这种沉浸式体验力图将观众带入当时的情景模式中,以情感来打动观众,使观众能够真正在心灵上产生共情共鸣。

此次展览还展示了各种门类的具有圆明园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如圆明园海晏堂十二兽首、西洋楼大水法图像制成的冰箱贴、海晏堂景观拼图、圆明园代表性景观制作的丝巾、曲院风荷景观图制作的笔筒、香水和香囊等,充分体现深刻的皇家园林文化内涵,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同时具有创意性、纪念性和实用性,让观众将圆明园文化带回家,能够深度融入大众日常生活,是传统文物与现代生活结合碰撞出的火花。

深入浅出,贴近大众

此次展览避免了曲高和寡、远离大众的问题,展览语言和参观方式取得新的突破。在展示基调方面,运用通俗易懂的展示语言,配合音像视听、沉浸体验和互动体验等,采用多种展示手段,增强艺术表现力和多感官体验。

展览的资料展示与解读方式也取得突破。如对圆明园如园、廓然大公和文源阁等景观,不仅配有复原图形、模型,还有视频解说。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3年四次“圆明园研究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展示,不仅配有照片,还采用视频。另外,还展示专家参与圆明园文物保护以及讲解圆明园文化的视频。不仅如此,本次展览拥有一支专业的讲解队伍。圆明园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亲自面向公众进行讲解。

“圆明·交融”展览的整体设计风格及视觉元素均从圆明园历史文化中汲取灵感,整体空间布局突出主题与重点展品,每一部分均有亮点。展览以遗址公园和博物馆为平台,整合高校及社会相关专业力量,跨越科学、艺术与技术之间的鸿沟,为构建圆明园文物价值研究阐释体系,推动圆明园遗址高质量保护与活化利用,推进“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此次展览充分彰显文化赋能、文化兴业,运用科技创新和市场推广手段,为圆明园文化的赓续传承打造出一场文化的盛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