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万家岭大捷始末
“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万家岭大捷始末
万家岭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赣北地区对日军进行的一次重大战役,发生在1938年9月底至10月上旬。这场战役中,中国军队成功歼灭日军第106师团大部,是继平型关、台儿庄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胜利,不仅迟滞了日军对南昌的进攻,还从侧翼打破了日军进攻武汉的计划,配合了中国军队在武汉会战中的其他方向作战,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万家岭战场照片:由张古山山项北望,近处为哔叽街,最远处为雷鸣鼓刘村。(唐永良拍摄)
万家岭位于江西省德安县城西,从德安至万家岭均为崇山峻岭,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中国方面投入第9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的第4军、第66军、第74军等部共10万余人,前敌总指挥为第9集团军司令吴奇伟。日本方面则投入侵华派遣军第106师团,师团长为松浦淳六郎中将,日军共约2.8万余人。
日军106师团进入德安时的情形
1938年7月26日,日军占领九江后分兵三路略取德安、南昌,绕袭长沙,切断粤汉路,对武汉进行大包围,以图歼灭中国军队。在中国军队的英勇阻击下,日军第106师团在南浔线进展缓慢,伤亡惨重。
日本《朝日新闻》刊载日军在德安的战况
从1938年8月到9月,日军第101师团在德星线的作战中,伤亡过半,进展甚慢,向德安进攻受阻。日军于是派第27师团开始在西路沿瑞武线进攻武宁,准备迂回中国军队左侧背,诱南浔线中国大军西移,为其正面第106师团南进创造良好条件。
9月25日,日军第106师团主力由马回岭向万家岭方向进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认为日军第106师团乘虚突进,威胁甚大,令第1兵团集中兵力将其歼灭。
万家岭战役地图
9月30日,第106师团先头部队已进至万家岭、肉身观一带,发动猛攻。守军依托既设阵地坚强抗击,将突进至阵地前沿的数百名日兵消灭。
进入战斗状态的国军机枪阵地
10月1日至3日间,第4军第58师向已占领万家岭、哔叽街一带的日军连续攻击;日军后方部队逐次到达,实施反击,并以飞机狂轰乱炸,双方死伤均重。
迄4日,双方在小金山、万家岭、张古山、箭炉苏一带反复争夺。日军第106师团主力全部进至万家岭地区时,薛岳从三方面抽调的部队也已向万家岭地区靠拢,基本上形成了包围态势。同时,令李汉魂所率部队向柘林以北地区转移,阻击从罗盘山东进的第27师团,不使其与第106师团会合。
10月5、6两日,日军第106师团在其空军轰炸掩护下,全力猛攻,但在第74军等部顽强抗击和不断反击下,日军仅攻占了张家山和长岭北端高地,其他均被击退。薛岳认为歼灭当面日军的时机已经成熟,因此在6日13时决心围歼突入万家岭之敌。其部署为:令吴奇伟指挥第4军、第66军、第74军向右堡山、万家岭一带之敌包围攻击;以李汉魂率所部固守现阵地,拒止敌人,相机向左侧背转移攻势;第18军副军长陈沛指挥所部竭力迟滞永武路之敌,掩护左侧背;炮兵1营又1连在棋田以北地区占领阵地,以火力压制敌炮兵,以一部协同友军向万家岭、田步苏攻击。
1938年10月3-6日,第74军万家岭附近战斗经过要图
攻击开始时间及详细部署由吴奇伟制定:第66军从北,第74军从南,第90师从东,第91师从西,四面围攻万家岭地区的日军。
10月7日,第66军、第74军等部到达攻击位置后,开始攻击。日军自占领长岭北端及张古山最高点后,兵力陆续增加到2000余人,凭险顽抗。第74军第51师经数度猛攻,始将长岭完全克复,并包围了张古山。
8日,第66军进占石堡山、老虎尖,第4军协力攻占狮子岩西北高地。第51师于拂晓前攻占张古山最高点。天明后,日军千余人在飞机支援下反扑,该地再陷敌手。
为解第106师团之围,日军第27师团派出第102旅团从箬溪沿永(修)武(宁)公路及其北侧向柘林以北地区推进。中国军队在跑马岭、龙腹渡阻击,将日军阻于该阵地以西。
9日,战斗虽极激烈,但第66军和第4军的进攻并无进展。当日15时,薛岳命令各攻击部队均选拔勇壮士兵200至500人组成奋勇队,担任先头突击,19时发起突击。各攻击部队主力紧随奋勇队之后发起进攻,冒着密集的火力,前赴后继,奋勇冲杀。经一夜血战,第106师团在万家岭附近的防御体系全被打破,许多工事被摧毁,工事内外及山坡上到处都是日军的尸体和伤兵。
万家岭战场照片:张古山山顶的景物——据当地土人言:山顶争夺战最烈,故日尸亦最多。(唐永良拍摄)
激战至10日晨,第66军收复了万家岭、田步苏。第4军收复了大金山西南高地和箭炉苏以东高地。第74军收复了张古山。拂晓前后,第91师和第142师还分别收复了杨家山东北无名村及杨家山北端高地。天明后,日军在航空兵支援下,从东、北两个方向发起反击,激战至暮,双方均无进展。
当日下午,为肃清雷鸣鼓刘等处周围日军,薛岳令各部队发起攻击,攻击于19时开始,要求不顾牺牲,必须完成任务。当日夜,第66军收复了箭炉苏,第142师亦于当夜24时收复了哔叽街。
在万家岭被打伤的松浦淳六郎
11日,日军第106师团残部缩小了防御地域,退至雷鸣鼓刘等不到5平方公里的地区内固守待援。此时日军与外界的陆上联系早已断绝,粮食、弹药全赖空投。仅11日当天,日海军第2联合航空队就出动了飞机24架次为其空投粮食。日军第106师团虽已遭到歼灭性打击、死伤惨重,但由于缩小了防御正面,又有飞机空投弹药,其防御阵地前的火力并未减弱。
日军鉴于第106师团被围多日,有被全歼的危险,于是于11日调驻屯苏州地区的第17师团增援第106师团。此前增援的第102旅团于11日中午突进至杨家山附近。薛岳急令第142师前往增援,阻其东进。
万家岭战场照片:日军死亡枕籍的哔叽街村前塘畔,日尸遗骨垒垒。(唐永良拍摄)
12日,第66军、第74军等攻击部队继续向困守的日军进攻,但均未奏效,而东进增援的日军第102旅团则集中全力向守军阻击阵地进攻。薛岳遂变更部署,向被围日军实施重点进攻。
10月13日以后,日军增援的第17师团之步兵团与第102旅团会合,并肩向第18军副军长陈沛指挥的阻击部队阵地猛攻。为阻止其东进,守军又增调部队投入战斗,进行反复、激烈的争夺。薛岳因进攻已无进展,而阻击部队及进攻部队的伤亡均极惨重,且第66军及第4军已转移至新的阵地,遂下令撤出战斗,全军退守永丰桥、郭背山、柘林之线。
带着战利品返回的国民革命军士兵
万家岭战斗中,日军第106师团被歼大部,残军只剩300余人,这是抗战以来歼敌人数最多的一次,也首创了中国军队基本全歼日军一个师团的战例。第106师团在连遭两次歼灭性打击之后已失去进攻能力,原定与第101师团进攻南昌的任务被迫取消。
万家岭大捷战场(唐永良拍摄)
在整个赣北地区的作战中,第1兵团较好地完成第9战区所赋予的阻止日军向南扩展的任务,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黄粱美梦,增强了国人把日寇赶出中国的决心。
本文原文来自江西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