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穿孔:病因、症状与治疗全解析
鼻中隔穿孔:病因、症状与治疗全解析
鼻中隔穿孔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其主要表现为鼻腔干燥、结痂、反复出血等症状。本文将从病因、症状、诊断到治疗,为您全面解析这一疾病的相关知识。
概述
鼻中隔穿孔系指各种原因导致的鼻中隔贯穿两侧鼻腔的永久性穿孔。穿孔形态、部位及大小各异。症状主要包括鼻腔干燥、结痂,结痂脱落时可伴有反复少量出血,部分患者出现鼻腔异味、呼吸有吹哨声和鼻塞症状等,如果穿孔较小、位置靠后可无任何不适症状。鼻中隔穿孔会导致鼻腔干燥、疼痛、出血、鼻腔异味,严重者致鼻梁塌陷。本病如无明显临床症状则无需处理,有症状患者需治疗,修补穿孔。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perforation of nasal septum
疾病别称
耳鼻喉科
是否常见
否
是否遗传
无遗传性
并发疾病
鼻囊肿麻风天花
治疗周期
短期治疗
临床症状
鼻腔干燥、结痂、鼻腔异味、鼻塞、呼吸时异常响声
好发人群
所有人群
常用药物
头孢曲松钠
常用检查
鼻镜检查
病因
鼻中隔穿孔原因较多,包括外伤、医源性损伤、鼻腔感染、肿瘤及全身性疾病破坏、化学腐蚀和滥用药物等原因导致。
主要病因
外伤
鼻中隔外伤所致的鼻中隔脓肿,可导致鼻中隔穿孔。
医源性损伤
鼻中隔手术或其他治疗,如射频等治疗,导致鼻中隔黏膜出血,引起鼻中隔两侧黏膜对称性损伤。
感染
- 急性传染病,白喉、伤寒和猩红热等。
- 鼻特殊性感染,结核、狼疮、麻风等可致鼻中隔软骨坏死而中隔穿孔,梅毒因导致鼻中隔骨部坏死而中隔穿孔,出现鞍鼻。
肿瘤及恶性肉芽肿
原发于鼻中隔的肿瘤或鼻腔肿瘤压迫鼻中隔。
异物压迫
鼻腔异物或结石长期压迫鼻中隔可引起继发感染、坏死而致穿孔。
诱发因素
不良习惯
如经常挖鼻孔,反复刺激鼻黏膜,致使黏膜受损,久而久之形成溃疡,导致鼻中隔穿孔。
化学刺激
腐蚀性和刺激性物质,如铬酸、矽尘、砷、升汞、水泥、石灰等,长期刺激鼻中隔黏膜引起溃疡,导致鼻中隔穿孔。
流行病学
鼻中隔穿孔暂无流行病学的调查数据。
好发人群
- 鼻中隔外伤者。
- 经常挖鼻孔的人。
- 鼻腔手术术后者。
- 常吸入化学物者。
症状
鼻中隔穿孔主要表现为鼻腔干燥、结痂,结痂脱落时可伴有反复少量出血,部分患者出现鼻腔异味、呼吸有吹哨声和鼻塞症状等,如果穿孔较小、位置靠后可无任何不适症状。
典型症状
- 鼻中隔穿孔其主要表现为鼻腔干燥和脓痂形成,常伴有头痛和鼻出血。
- 小穿孔者若在鼻中隔前段,呼吸时常有吹哨声,若位于鼻中隔后段,则无吹哨声。
- 结核和梅毒引起者脓痂有臭味。检查可见鼻中隔穿孔,穿孔处结痂,穿孔边缘糜烂、易出血。
伴随症状
本病可伴随鼻梁塌陷,即塌鼻梁,又称鞍鼻,可分轻、中、重度。塌鼻梁比正常高度低,鼻背呈不同程度的凹陷畸形,但鼻尖上翘呈马鞍状故得名,多由外伤、感染及先天畸形引起。
并发症
嗅觉减退
鼻中隔穿孔严重可能会导致患者嗅觉减退,严重者可能会失去嗅觉。
抑郁症
鼻中隔穿孔导致鼻梁塌陷,患者可能会因外观畸形,而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导致抑郁症。
就医
鼻中隔穿孔患者如无明显不适症状可不进行及就医,如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如鼻腔干燥并伴有头痛、鼻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就医指征
- 如患者出现鼻腔干燥和脓痂形成,常伴有头痛、鼻腔异味、鼻出血和鼻塞等症状,请患者及时就医。
- 患者如出现呼吸时常发生吹哨声的症状,请积极就医。
- 当此病为其他疾病的局部表现时,患者身体出现了其他异常且不适的症状,请患者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多数患者优先考虑到耳鼻喉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目前有什么症状?
- 患过外伤、传染病、肿瘤等疾病吗?
- 之前有看过其他医生吗?
- 在家服用过什么药物吗?
- 对什么药物和其他过敏吗?
需要做的检查
鼻内镜
一种耳鼻咽喉科的设备,能对鼻腔进行详细检查,一般只是硬管。通过鼻内镜的检查可以看到狭窄的鼻腔和鼻窦内的结构,有没有异常、新生物、鼻中隔偏曲等。
鼻部CT检查
可观察到鼻部组织、结构,便于判断附近结构有无受损。
诊断标准
- 患者自述出现鼻腔干燥和脓痂形成,常伴有头痛、鼻腔异味、鼻出血和鼻塞,呼吸时常发生吹哨声的症状。
- 鼻内镜检查发现穿孔,并确定穿孔位置及大小。有时较小穿孔常被结痂覆盖而忽略,应除去结痂仔细检查。
鉴别诊断
治疗
有明确病因的非独立性鼻中隔穿孔者,首先治疗原发疾病。单纯鼻中隔穿孔者可选择行穿孔修补术,根据穿孔的位置和大小选择修补方式和修补材料。
治疗周期
鼻中隔穿孔一般短期治疗即可。
药物治疗
鼻腔润滑剂
可以缓解鼻腔干燥,常用的药物有鱼肝油滴鼻剂、鼻用型生理盐水。
鼻腔黏膜保护剂
在鼻腔黏膜形成一层保护膜,缓解鼻腔干燥的症状,常用的药物有活性银离子抗菌液。
手术治疗
减张缝合修补术
此方法最早使用,适用于小于1cm的鼻中隔穿孔。
翻转封闭修补术
因鼻中隔黏膜上皮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杯状细胞,可刺激分泌出黏液,此种方法优势在于很少出现鼻腔干燥或坏死的现象。
夹层植入修补术
该方法特别适合于偏中后部的穿孔,可明显减少分离深部黏膜造成的撕裂伤。
带蒂组织瓣修补术
常用的带蒂组织瓣是带蒂的鼻腔底黏骨膜瓣、鼻中隔黏软骨膜瓣。 此方法的优点是黏骨膜瓣血供良好,易成活,缺点为鼻黏膜损伤相对较大,术后鼻腔干燥感持续较长,且穿孔边缘容易结痂,需加强术后换药、保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