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海员劳动合同签订指南:从基本原则到具体操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海员劳动合同签订指南:从基本原则到具体操作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jzcmfw.com/laws/11481725.html

海员签订劳动合同是指海员在船东和船员之间,为了实现船舶运输和相关业务的顺利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双方通过协商一致,自愿签订的劳动协议。海员劳动合同是海员就业的基本条件,对于保障船员权益、维护船东和船员之间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海员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

  1. 平等自愿原则:双方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存在任何一方优势或者劣势的情况。
  2. 协商一致原则:双方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通过协商一致,就劳动报酬、工作条件、工作時間、休息休假、保险福利、解约条件等内容达成一致意见。
  3. 合法合规原则:双方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劳动合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海员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1. 工作职责:明确船员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应尽的职责,如负责船舶的操作、航行、安全、货物装卸等工作。
  2. 劳动报酬:明确船员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劳动报酬。
  3. 工作条件:明确船员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安全设施等。
  4. 工作时间:明确船员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的工作时间,如实行轮班制、加班等工作制度。
  5. 休息休假:明确船员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的休息休假、假期、福利等。
  6. 保险福利:明确船员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应享有的保险、福利等。
  7. 解约条件:明确船员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因故提前解约的条件、程序等。

海员劳动合同的签订程序

  1. 双方自愿:双方应自愿、平等地签订劳动合同,不存在任何一方优势或者劣势的情况。
  2. 明确内容:双方应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劳动报酬、工作条件、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险福利、解约条件等内容。
  3. 书面形式:劳动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签订,并经双方签字或盖章确认。
  4. 法律效力: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海员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1. 变更: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如双方协商一致,可对劳动合同内容进行变更。变更内容应采用书面形式,经双方签字或盖章确认。
  2. 解除:劳动合同在期限内如因一方违反合同义务、解除合同等原因需要提前终止时,双方应协商一致,按照合同约定或者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解除。
  3. 终止:劳动合同在期限届满、船员退休、船东破产等原因需要提前终止时,双方应协商一致,按照合同约定或者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终止。

海员签订劳动合同是保障船员权益、维护船东和船员之间权益的重要手段。双方应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公正的原则,协商一致,合法合规地签订劳动合同,并严格履行合同义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船舶运输和相关业务的顺利开展,实现船东和船员的共同利益。


图1:海员劳动合同签订流程示意图

近年来,随着我国航运业的快速发展,海员劳动合同签订中的法律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相关法律法规,成为船舶用人单位和海员双方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海员劳动合同的特点和法律规定

  1. 海员劳动合同的特点

(1)具有人身属性:海员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维护劳动者劳动权益的合同,劳动者作为劳动力商品的提供者,用人单位作为劳动力的购买者,双方在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基础上建立劳动合同关系。
(2)具有风险属性:海员劳动合同关系的建立,意味着劳动者将置身于船舶危险环境中,用人单位需要对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承担保障责任。因此,海员劳动合同具有较高的风险性。
(3)具有国际性:海员劳动合同是涉外劳动合同,涉及跨国、跨国家、跨法域的问题,需要遵循国际惯例和我国法律法规,解决涉外法律纠纷。

  1. 海员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海员劳动合同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平等自愿:劳动合同双方应当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地建立劳动合同关系,不得存在强制、欺骗、虚假陈述等违法行为。
(2)明确合同标的:劳动合同应当明确劳动者的姓名、住所、身份证号等基本信息,以及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条件、薪酬待遇、福利保障等内容。
(3)合法合规: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

海员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 劳动合同签订主体不明确

一些船舶用人单位与海员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可能存在主体不明确的问题。为避免纠纷,双方应当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主体身份,并确保主体真实合法。

  1. 劳动合同内容不完善

劳动合同是明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权利义务的依据。部分船舶用人单位在海员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可能出现合同内容不完善、不具体的现象,导致双方权益受损。为避免纠纷,双方应当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劳动者的具体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条件、薪酬待遇等内容。

  1. 劳动合同履行不规范

劳动合同的履行是保障双方权益的重要环节。部分船舶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存在不规范的行为,如未按合同约定支付薪酬、提供劳动保护用品不齐全等。为避免纠纷,双方应当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劳动者的薪酬待遇、福利保障等内容,并确保按照合同约定履行。

  1. 劳动合同变更、解除、终止不合规

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是劳动关系的变动。部分船舶用人单位在海员劳动合同变更、解除、终止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合规的行为,如未依法通知劳动者、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等。为避免纠纷,双方应当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条件、程序及经济补偿等内容,并确保按照法律规定履行。

解决方法和建议

  1. 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劳动合同签订的主体、内容、履行、变更、解除、终止等方面的规定,为劳动合同签订提供明确的依据。
  2. 增强法律宣传和教育:提高船舶用人单位和海员的法治意识,使双方在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能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益。
  3. 建立健全劳动合同争议解决机制:包括劳动仲裁、劳动诉讼等,为双方提供多元化的纠纷解决途径。
  4. 鼓励行业自律:推动船舶用人单位和海员在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遵守诚信、公平、合法的原则,维护行业秩序。

海员劳动合同签订是保障海员权益、维护船舶正常运营的重要环节。船舶用人单位和海员双方应当在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基础上,加强法律意识,合法合规地签订劳动合同,确保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图2:海员劳动合同签订注意事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