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贡生和监生同样是国子监的学生,要求、身份、做官有很大差异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贡生和监生同样是国子监的学生,要求、身份、做官有很大差异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5579745_121687419

明清时期的国子监不仅是最高学府,更是官学的管理机构。国子监生主要分为贡生和监生两大类,虽然都是国子监的学生,但其要求、身份和仕途发展却大不相同。本文将详细解析贡生和监生的区别,带你深入了解这段历史。

明清时期官学有中央和地方之分,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中央的国子监既是最高学府,也是官学的管理机构。清初设有北京和南京两个国子监,后来将南京的改为江宁府学,只保留了北京国子监。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被称为“国子监生”,主要包括贡生和监生,还包括部分留学生。

清朝对国子监的管理和重视

清代对国子监非常重视。顺治元年设置了国子监官员,建立了有关的制度。顺治九年,皇帝亲自视察国子监,此后历代相沿,称为“临雍视学”。康熙时,重修国子监,康熙皇帝亲自为国子监题写“彝伦堂”匾额。乾隆九年,将国子监南面方家胡同官房142间拨给国子监,“令拔贡及助教等居住其中,就近肆业”。大门悬额曰“钦赐学舍”。1785年,乾隆亲临国子监的讲学典礼,有3000多生员听讲。

国子监生的来源

国子监的学生来源广泛。《清史稿》记载:国子监肄业生徒,有贡、有监。贡生凡六:曰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例贡。监生凡四:曰恩监、荫监、优监、例监。萌监有二:曰恩荫、难荫。通谓之国子监生。

国子监生主要包括贡生和监生两大类。贡生有六类,监生有四类。

监生与贡生的差异

名称相似的最难以分辨,很多人一看监生与国子监有同一个字,以为监生是正宗的,其实贡生的要求都高于监生。

1.恩贡与恩监

恩贡生主要是遇有重大喜事(如皇帝登基、国家庆典)时实行,入选的必须具有廪生资格。

恩监是皇帝视察国子监时,陪同的圣贤后裔中不是秀才的,准作恩监,有童生身份即可。

从恩贡与恩监资格来看,恩贡对入选者的资格要求更高。

2.例贡和例监

这两种是需要向朝廷购买。例贡要求捐钱粮者具有生员资格,例监则可以由无生员资格者捐钱粮而得。《儒林外史》中的周进是一个童生,亲戚花钱给他买了个监生,他就可以参加乡试了。例贡的费用高于例监;如果没有生员身份而想捐例贡,可以先捐例监,后捐例贡。

可以看出,例贡的获取资格高于例监。

3.优贡和优监

二者是通过考试的方式进入国子监。按照规定,贡生的入选者具有廪生、增生资格;优监有附生资格就可以。

可见,优贡的要求比优监高。

4.副贡与副监

在顺治五年时,规定乡试中由廪生或监生中副榜者给予贡生身份,由增生或附生中副榜者只给予监生身份。

可以看出,副贡的要求高于副监。

任职资格差异

五贡(不包括例贡)和举人、进士一样,被看做是正途出身。监生则属于异途出身。

在看重出身的时代,不同的出身,决定了初任职务的高低,也影响仕途发展。

清朝明文规定:“非科甲正途,不为翰、詹及吏、礼二部官”。也就是监生出身,不能担任翰林院、詹事府、吏部和礼部的高级职务。

可见,贡生任职资格高于监生。

贡生和监生有点像今天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对全日制的认可度高,对非全日制的则有各种限制,很多考试对非全日制的进行限制。非全日制尽管国家认可,但社会不怎么认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