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一次性讲清楚:自建房的楼梯到底该怎么设计?
干货!一次性讲清楚:自建房的楼梯到底该怎么设计?
自建房楼梯设计是房屋建造中的重要环节,不仅关系到使用安全和舒适度,还影响整体美观。本文将从楼梯类型、尺寸、材质、扶手、铺贴和踢脚线等多个维度,为您提供全面的设计指南。
一、楼梯类型
主流楼梯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①一字梯(也称为单跑楼梯)
- 特点:最简单的一种类型,直线上升,简洁利落,占用面积小,下方可作储物空间。但看起来比较单调,缺乏变化,造型不够吸引人。
- 适用场景:常用于户外楼梯或者狭长的宅基地。
②折型梯(也称为双跑楼梯)
- 特点:两层单跑中间连接一个转向平台,走起来比较舒适,也节省面积。但楼梯底部的空间很难利用上。
- 适用场景:常见于住宅设计。
③三跑楼梯(也称为U型楼梯)
- 特点:形态呈U形,中间有两处拐角的区域做转向平台,视觉上层次感更强。楼梯井的中心区域是镂空,可以悬挂大吊灯或者景观装置。除了最底部的楼梯,其他梯段下方空间大,可做他用。但占用面积较大,中间段采光不太好,大梯井视觉上也会缺少安全感。
④L型楼梯(也称为折角楼梯)
- 特点:楼梯呈L形,在转折的区域作为休息平台,走起来舒适,楼梯下可以做收纳柜。但楼梯占用客厅空间比较大。
- 适用场景:适合空间布局灵活的住宅。
此外,旋转楼梯、Y型楼梯、圆形楼梯等虽然不是主流选择,但因其独特的视觉效果而受到关注。旋转楼梯尤其能营造出古典优雅的氛围,但需要较大的空间,且安全性相对较低。
二、楼梯尺寸与台阶数
楼梯尺寸直接影响上下楼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 梯段宽度:单人通行的梯段一般不应小于80cm,大于100cm更舒适。
- 踏步宽度:26-30cm为宜,过小支撑力不够,容易踏空。
- 踏步高度:15-20cm,过低容易踩空,过高爬楼吃力。
PS:一般台阶数取奇数,上下楼都是同一侧脚,更符合人体空间感和方向感。
以双跑楼梯为例,总层17层,分为8+9两端,中间留230cm 长,130cm宽的转向平台;按照踏板高17.5cm, 踏板宽26cm, 踏板长110cm, 可算出楼梯总长需4.68m, 总宽2.3m, 17层总高为2.98米。
如果层高过高,楼梯间面积足够大,可以采用三跑楼梯,上下楼最舒适,中间的楼梯井还可以加装电梯,老人小孩上下楼更轻松。
三、楼梯材质
楼梯材质的选择直接影响使用体验和成本:
① 钢木结构:以钢材做骨架,上面铺木板,性价比高但噪音大,不够稳。
② 纯钢楼梯:钢板表层仍要打一层基底,再铺设木板或石材,成本不低,但稳定性好,施工时间短。
③水泥浇筑:最稳固,几乎无噪音,但等水泥干耗时久,适合不赶工期的情况。
四、楼梯扶手
扶手的选择不仅关乎安全,还影响整体美观:
①不锈钢扶手:预算不够时的性价比之选,安全耐用好搞卫生,但造型单一。
②铝合金扶手:重量轻,寿命长,安装简单,款式多样,但不够稳。
③砖砌水泥楼梯扶手:造价低、颜值高、操作简单,墙面可能不耐脏,但可定期重新刷漆。
④木工石膏板楼梯扶手:厚度较薄,造价低,适合极简风,内部有钢龙骨打底,牢固度没问题。
⑤实木楼梯扶手:选择款式多,结实耐用,冬暖夏凉,触感较好,但成本不低。
⑥钢板楼梯扶手:结实耐用,占面积小,颜值超高,各种装修风格都能驾驭,但造价不低。
⑦钢化玻璃扶手:通透、不影响采光,性价比高;但玻璃会留手印,打扫卫生要多擦,有一定自爆率。
五、楼梯铺贴
楼梯铺贴材料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美观、实用和预算:
①岩板 VS 大理石
岩板楼梯
大理石楼梯
- 外观区别:大理石天然纹路,每一块都不同;岩板仿造天然石材,纹路单一
- 性能:大理石硬度较岩板低,岩板更耐磨耐刮,防水防污能力强
- 加工:大理石造型的自由度高,款式更多
- 预算:大理石的价格通常高于岩板,但岩板工费很高,总体不会相差很大
- 应用环境:大理石适合豪华装修,岩板更合适轻奢,简约风
②人造石
色彩和款式选择多,无污染,比起大理石成本低很多。但是质地较软不耐磨,收缩性能差,容易开裂。
③实木楼梯
颜值高,耐看;质感好,木质独有的温暖触感,冬天也没有冰冷的感觉,适宜家有老人孩子、喜欢光脚接地气的小伙伴。造价略高,铺装不到位会有异响、后期维护也比较烦心。
④性价比之王:瓷砖楼梯
最好打理的一种,花色选择多,不仅耐滑,还能跟岩板媲美,价格亲民。但是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行走易滑、面砖易损坏、施工不当会起壳剥落。
如果预算有限,强推瓷砖,用无缝隙水刀工艺处理瓷砖拼接处,出来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楼梯铺贴,还有其他方案,比如两种材质拼接,里面欧松板打底,刷乳胶漆,上面再铺实木台阶,得到最好的脚感,拼色造型也比较独特,小众。
石塑地板SPC更有性价比,不用像实木地板一样,需要精心维护,而且花色多,选择范围广。但是容易脏,而且不耐磨,比起实木和复合板,脚感一般。
六、楼梯踢脚线
踢脚线的材质主要有瓷砖、木质、金属等,主要做法有两种:
传统做法是斜角裁切,出来的效果不但整体、基本没有任何缝隙。
效果最终与瓦工师傅的手艺息息相关,毕竟每一块都需要按照固定角度裁切。
还有做法用直角踢脚线,小长砖拼接就行。虽然省了人工,但是分割区域,失去了整体性,效果不是太好。
也可以弃用踢脚线,用美容胶水收口,视觉效果更简洁,如果担心墙面容易脏,难清理,可以刷和踢脚线一样高度的清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