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之战:志愿军首战美军,重创骑一师,全歼第三营
云山之战:志愿军首战美军,重创骑一师,全歼第三营
1950年11月1日,朝鲜战争中的云山战役爆发。这场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三十九军以劣势装备重创美军骑兵第一师,全歼其第三营,开创了以弱胜强的典范。
1950年11月1日,美军第八集团军距离鸭绿江最近的一次行动中,史密斯中校率领的特遣队突进到了距离鸭绿江仅18公里的清固洞。当天夜里,史密斯中校麾下的十多辆潘兴坦克与七辆朝鲜人民军的T-34发生遭遇战,结果是五辆T-34被击毁。然而,就在史密斯中校憧憬着明天饮马鸭绿江时,却接到了第八集团军指挥官沃克的撤退命令。
沃克将军的决定并非轻率。在此之前,南朝鲜第一师师长白善烨已经向他报告了中国军队参战的消息。白善烨在云山地区与志愿军交战后,通过一系列报告判断出对手是中国军队。然而,沃克并未完全信任这一情报,反而命令骑兵第一师出击,以证明南朝鲜军的战斗力。
美军骑兵第一师是一支具有悠久历史的部队,其前身可以追溯到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虽然此时的骑一师已被改编为机械化步兵师,但仍保留了骑兵师的番号。10月29日,骑一师第八骑兵团作为先头部队从平壤出发,当晚便到达了集结地。
与此同时,志愿军总部通过情报汇总,决定发起总攻。三十九军军长吴信泉接到命令后,决定于11月1日晚7点30分发起总攻。然而,当接到美军骑兵师到来的消息后,他立即调整部署,命令343团前往截断第八骑兵团的后路。
11月1日,大雾弥漫,能见度很低。吴信泉决定当晚7点30分发起总攻。接到美军骑兵师到来的消息,他立即命令儒将王扶之带领343团赶到敌人主要补给线(由龙兴洞通往云山的公路)进行阻击。
当侦察机传来343团的行进消息时,骑一师师长盖伊立刻意识到,这是要去截断第八骑兵团的后路,急忙命令第五骑兵团派出部队向北巡逻,同时命令第八骑兵团守住后撤要地居仁桥。
当第五骑兵团的60人巡逻队被王扶之三下五除二就解决掉时,团长约翰逊上校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第八骑兵团的后路断了。他立即派出第一营,想要打通补给线。随后,不放心的约翰逊,亲率第二营跟着第一营出发了。
云山战役打响前,343团与美军的血战就此开始。重炮、坦克、战斗机一遍遍火力覆盖,但美军每一次冲锋都会被赶下来。直到夜幕时分,第五骑兵团仍未前进半步。
云山城外,又一次遭到打击的南朝鲜部队,再也不听第八骑兵团的阻拦,打算自顾自跑路。帕尔默不得已让美军提前接替了防线。当他听到有支部队断了自己的后路时,派出了第三营防守居仁桥。
云山城内,南朝鲜军跑路、第八骑兵团接防。乱作一团的状态,让吴信泉认为,敌人要跑。在炮击半个小时后,于下午四点,三十九军提前发起了总攻。
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和刺耳的喇叭声,吓得美军顿时失去了方寸。即使是参加过二战的老兵,也是缓了好大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开火反击。几个小时后,云山外围阵地已经尽为三十九军夺取。
直到此时,吴信泉才发现打的是美国人,他没有丝毫无畏惧,“怪不得火力这么强,原来是美国的王牌部队,继续进攻,老子才是王牌!”
夜晚23时,三十九军占领了云山城外所有高地,只剩下云山城了。
三十九军116师师长汪洋将主攻任务交给了预备队346团。夜幕中,346团的尖刀4连隐避前进,直到距离敌人150米时才开火。同时,三十九军主力部队,快速跟进,一齐涌进了云山城。至凌晨时分,第八骑兵团主力、南朝鲜15团、12团一个营,大部被歼灭,其余四散逃跑。
此时驻守居仁桥的第八骑兵团第3营,听到主力崩溃的消息,急忙收缩部队,打算向龙兴洞方向撤退。11月2日凌晨2时,115师警卫连冒充南朝鲜溃军,凭着几句朝鲜语,大摇大摆进入了第3营营地内,而后大开杀戒。营长奥蒙德少校顿时被炸成重伤。
在第3营被围歼的过程中,美军第一军军长米尔本和第一师师长盖伊亲临第五骑兵团前线,督促第五骑兵团打通救援通道。约翰逊上校亲自指挥冲锋,却被一发炮弹炸成了重伤,和奥蒙得成了一个德行。
天明时分,第3营以坦克为核心构成了环形防御阵,等待救援。11月2日黄昏时分,米尔本因为实在看不到突破王扶之阵地的希望,下令第五骑兵团撤退,至于第三营,只能让他们自求多福了,而他们终究没有逃过被全歼的命运。
云山之战至此结束,三十九军毙伤俘美军1800人,重创美军骑兵第一师,全歼第3营。
云山之战开创了中国军队首次以劣势装备打败美军的模范战例,被日本陆军自卫队干部学校编入了《作战理论入门》一书,具有广泛的国际性影响。直到几十年后,美国人自然对此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