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DF膜与硝酸纤维素(NC)膜对比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PVDF膜与硝酸纤维素(NC)膜对比解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univ-bio.com/article/id-6308.html
PVDF膜(聚偏二氟乙烯膜)和硝酸纤维素膜(NC膜)是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转印膜,尤其在Western Blot技术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二者在性能、成本和应用场景上存在显著差异,选择时需结合实验需求综合考量。以下从物理特性、化学稳定性、应用场景及成本等维度进行系统对比。
一、核心功能与基础特性
1. PVDF膜
- 化学组成:聚偏二氟乙烯(疏水性高分子材料)
- 结合机制:通过疏水作用和静电作用结合蛋白质,需甲醇预处理活化结合位点
- 结合能力:100-200 μg/cm²(是NC膜的1.5-2倍)
- 适用场景:
- 低分子量蛋白(<20 kDa)检测
- 需多次剥离(stripping)和重复检测的实验
- 蛋白质测序、质谱分析等严苛操作
2. 硝酸纤维素膜(NC膜)
- 化学组成:硝化纤维素(含部分醋酸纤维素)
- 结合机制:依赖疏水作用直接结合蛋白质,无需预处理
- 结合能力:80-150 μg/cm²(纯度100%时)
- 适用场景:
- 常规蛋白质检测(>20 kDa)
- 快速免疫检测、单次实验
- 荧光标记检测(如SYBR染料)
硝酸纤维素膜电镜图
二、性能参数对比
参数 | PVDF膜 | 硝酸纤维素膜 |
---|---|---|
机械强度 | 高(可反复操作) | 低(脆性,易碎裂) |
耐化学性 | 耐酸碱、有机溶剂 | 不耐有机溶剂 |
温度耐受性 | -10℃~150℃ | -10℃~40℃ |
孔径选择 | 0.2 μm(小分子) / 0.45 μm | 0.2 μm(<20 kDa) / 0.45 μm |
背景干扰 | 较高(需严格封闭) | 低(易封闭) |
成本 | 高(约NC膜的2-3倍) | 低 |
三、应用场景选择指南
▶ 优先选择PVDF膜的情况
- 实验条件严苛:需在有机溶剂、强酸碱环境中操作
- 检测小分子蛋白:0.2 μm孔径PVDF膜对<20 kDa蛋白结合更牢固
- 多次检测需求:如剥离后重复使用同一膜检测不同抗体
- 长期保存或测序:PVDF膜稳定性高,适合存档或N端测序
▶ 优先选择NC膜的情况
- 常规检测:大分子蛋白(>20 kDa)的快速Western Blot
- 荧光标记:兼容SYBR Green等荧光染料,背景干扰低
- 成本敏感项目:预算有限且无需复杂操作
四、关键操作注意事项
1. PVDF膜预处理
- 甲醇活化:浸泡50%甲醇10-15秒至半透明,平衡缓冲液后使用
- 避免干燥:使用过程中需保持湿润,否则需重新活化
2. NC膜使用优化
- 孔径匹配:0.45 μm用于>20 kDa蛋白,0.2 μm用于小分子
- 封闭剂选择:推荐0.05%-0.3% Tween 20,避免使用高浓度去垢剂
五、总结
PVDF膜与NC膜的选择需基于实验目标、蛋白特性及操作环境:
- PVDF膜:适合小分子蛋白、严苛条件和长期保存,但成本较高;
- NC膜:适合常规检测和荧光应用,性价比突出但机械强度低。
通过合理匹配膜类型与实验需求,可显著提升Western Blot的灵敏度和重复性。
热门推荐
ETC进高速,出高速走人工通道怎么办?
刑事扣押物品的处理流程怎么走
特发性震颤诊断需要做哪些检查?
如何确定某只股票的合理买入价位?
二十八烷醇的理化性质与应用分析
传说中“最简单粗暴”的训练法—亚索800,该怎么跑?
哪些航空公司可以托运宠物,哪些航班有氧气舱呢?
元气四宝茶的功效与作用
2024高血压指南重磅发布!推荐6大类复方降压药,一定要知道!
和平精英手游帧数调节方法盘点,适合自己吃鸡更流畅
MATLAB中功率谱密度计算pwelch函数使用详解
失业金需要自己去停吗?哪些情况下失业金会停止发放的?
这几种常见的早餐搭配,不健康还可能伤身!早餐应该怎么吃?
劳动法中补偿金n+1的具体适用条件是什么?
什么是等电点?蛋白质等电点的原理及应用
银行转账多少才需要申报
采光差别愁!2025年装修5招搞定
如何分清“借”和“贷”?一文详解借贷记账法
如何对大模型的回答置信度做出判断
轻质材料7050-T7451铝板 – 高品质航空材料,工业应用的新选择
安阳周边城市分布图:东边是濮阳,附近还有这些城市
父亲将房屋转给儿子如何办理
电脑、PS5,谁更适合玩黑猴?游戏画质与帧数对比:PC vs PS5
气调冷库安装后如何更好的储存果蔬
如何应对基金投资亏损并制定恢复策略?这些策略对投资组合管理有何影响?
银行卡取款犯法吗?男子用父亲名字引争议
备孕期可以打乙肝疫苗吗
妻子情绪不稳定,脾气很大,如何改善夫妻关系?
百合虽好,但是搭配这7种食物需谨慎!
感念田家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