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编码器基础知识与汇川编码器故障处理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编码器基础知识与汇川编码器故障处理指南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23/17/80935859_1126951763.shtml

编码器基础知识及分类

编码器是一种将机械位移转换为可计数或可测量电信号的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根据其工作原理和输出信号的特点,编码器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增量编码器

增量编码器通过检测旋转位置的变化来产生脉冲信号,主要用于速度测量和连续运动控制。其特点是可以回参考点,但需要外部电路来计算绝对位置。

绝对值编码器

绝对值编码器在每个位置都有唯一的编码,可以直接读取当前位置信息,不需要回参考点。这种编码器的安全性和效率较高,适用于需要精确位置控制的场合。

增量式编码器工作原理

增量式编码器的核心参数包括分辨率和精度:

  • 分辨率:通常以每转产生的脉冲数(PPR)来表示,码盘上的缝隙越多,分辨率越高。
  • 精度:编码器输出信号与实际角度的偏差,常用角分(′)和角秒(″)来衡量。
  • 差分输出:通过差分信号传输可以有效降低电容耦合和共模干扰的影响。

正余弦编码器工作原理

正余弦编码器输出高质量的正弦波信号,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细分以获得更高的控制精度。其工作原理如下:

上图展示了正余弦编码器的输出模拟信号。驱动器通过AD采集,可以得到当前sinθ和cosθ的幅值,从而反算出θ值,即细分得到的角度信息。

20位增量编码器工作原理

20位增量编码器通过将细分插补放在编码器内部,并采用485总线传输位置信息,可以避免模拟信号传输的干扰问题。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在90°-- 180°区间内,通过模拟信号的采集解算出低8位的位置增量信息,实现高精度的位置控制。

绝对编码器工作原理

绝对编码器采用游标原理实现单圈绝对位置功能。利用不同齿数的码盘(如1023、1024、992齿),在特定栅格间形成唯一的相位差值,实现绝对位置的识别。例如,1023齿与1024齿在第X个栅格间的相位差范围为(2π/1023)(X-1)。

旋转编码器工作原理

旋转编码器(旋变编码器)通过SPI接口输出,特别适用于恶劣环境,如油污污染和大震动环境。其缺点是分辨率相对较低(通常为12位),且模拟量传输易受噪音干扰。

汇川编码器故障说明

汇川编码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常见故障:

Er730故障

  • 表现:在伺服运行过程中报出,属警告故障,仅在使用多圈绝对值编码器时出现。
  • 机理:编码器检测到3.6V电池电压低于3V时触发。
  • 解决方式:在伺服通电状态下更换3.6V电池。

Er731故障

  • 表现:在多圈绝对值编码器使用过程中,当编码器5V电源断电且电池电量不足时,处理器存储信息丢失,上电后报Er.731故障。
  • 机理:处理器掉电导致存储信息丢失。
  • 解决方式:检查电网稳定性,更换电源开关,更换电池,并通过H0D20=2清除故障信息。

Er733故障

  • 表现:当霍尔状态区域与游标解算的码盘位置区域在对角区域时触发。
  • 解决措施:确保供电电压在4.75V以上,长线使用粗线缆,保持电池电量充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