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东莞千角灯:一盏灯里的千年匠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东莞千角灯:一盏灯里的千年匠心

引用
新浪网
8
来源
1.
https://news.sina.com.cn/s/2005-02-02/01335014240s.shtml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9C%E8%8E%9E%E5%8D%83%E8%A7%92%E7%81%AF/1163463
3.
https://www.cnfyblh.com/exhibition/146.html
4.
https://webzdg.sun0769.com/web/news/content/55701?share=1
5.
https://www.gdpc.gov.cn/gdrdw/gsrd/content/post_232195.html
6.
https://www.baike.com/wikiid/6329841016649968457
7.
https://pub.timedg.com/s/2024-03/04/AP65e57c65e4b07d5701fd5152.html
8.
http://www.dg.gov.cn/zwgk/zfxxgkml/szfbgs/zcwj/gfxwj/content/post_4153612.html

2018年9月,在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一盏来自广东东莞的千角灯惊艳亮相,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观赏。这盏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的千角灯,不仅展现了东莞精湛的民间工艺,更承载着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千角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相传,东莞赵氏为大宋皇族后裔。在战乱中,赵氏皇族流落岭南莞邑,一位皇姑随行。每到除夕和元宵佳节,皇姑便会思念宫廷中的繁华景象,特别是那盏繁复而华贵的彩灯。于是,她找来当地手艺精湛的工匠,凭借记忆复原了这盏彩灯。自元代起,赵家开始持续制作千角灯,因工艺复杂、造价高昂,每隔十年才能制作一盏。

千角灯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一盏完整的千角灯由灯顶、灯柱、灯身、灯带和灯尾五个部分组成。灯顶又称宝顶或华光盖,是一个直径近3米的圆形大宝顶,上有八条立体彩龙。灯身为八棱柱状,主要由200多个三角体和正方体拼接而成,每个角都是由若干个梯形和三角形红纸按照铁架子糊制而成,每张纸上都刻有不同的图案,使得整个彩灯看起来通透无比。灯带部分有二十四条,每条上都绘有各式图案。最特别的是,灯身上还挂有24条灯带,据说是皇姑亲手绣制的二十四孝图,属于宋代皇族遗物,由赵家世代珍藏。

新中国成立后,千角灯的制作工艺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1957年,东莞千角灯首次在广州文化公园元宵灯节展出,轰动一时。2004年,东莞莞城启动千角灯抢救保护项目,使这门古老工艺得以重现人间。2005年,千角灯荣获“中华第一灯”称号,并获得中国民间工艺最高奖“山花奖”金奖。2006年,东莞千角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东莞在非遗保护方面持续发力。2024年,《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为非遗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条例中特别设立了镇(街道)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制度,鼓励镇街在调查的基础上逐步建立非遗名录,对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遗进行保护。同时,东莞还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活动,自2014年以来,已有167个非遗项目走进400多所学校,实现了从“进校园”到“在校园”再到“出校园”的良性发展。

在产业化发展方面,东莞积极探索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例如,寮步潮绣作为异地传承非遗项目,通过融合本土元素和技艺,成功发展为独具东莞特色的工艺美术项目。石龙镇则将中山路打造为“东莞非遗第一街”,目前已有13个国家、省、市、镇级非遗项目进驻,包括石龙醒狮头、石龙新昌鼓、红漆描花传统木屐等非遗项目的制作技艺。

东莞千角灯亮相国际舞台,不仅是东莞非遗保护成果的展示,更是中华文化魅力的体现。这盏承载千年历史的彩灯,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向世界讲述着中国故事,展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