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座灯塔
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座灯塔
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中,泉州港作为东方第一大港,不仅见证了无数商船的往来,更留下了两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灯塔——六胜塔和万寿塔。这两座塔不仅是泉州港的重要标志,更是中国古代航海文明的象征。
古泉州港的航标塔
当年刺桐港的“三湾十二港”中,石湖港是第一个港口,而位于石湖港边的六胜塔是东方第一大港的第一座灯塔,被誉 “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座灯塔”。
以石塔作为航标,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创举。智慧的泉州先人们在石狮金钗山建造六胜塔,便于引导往来船只。历史的辉煌,需要建筑来见证。六胜塔是继开元寺之仁寿、镇国二塔而建造,风格、造型与二塔颇为相似。它坐北朝南,八角五层,仿木构的楼阁实则为花岗岩石建造,雕工精细、造型宏伟,岿然不动地雄视古刺桐港。
六胜塔下的蚶江、石湖在古代为泉州重要外港。当年这里有18个渡口,停泊着各国番舶,海路交通盛极一时。清初,这里又成为祖国大陆与台湾对渡的中心码头。这座见证了东方第一大港繁华过往的古塔,其诞生和存留也见证着泉州航海设施建设和航海技术的发展。
图:万寿塔
航海的人,平安为重。在石狮,还有另一座石塔和祈盼平安的传说有关。这座塔叫万寿塔,也称姑嫂塔,相传是宝盖山下居住的乡亲们为了纪念望夫望兄的姑嫂二人所建的石塔。美丽的传说历久不衰,传说不一定是真的,但它代表了当时老百姓的精神诉求——希望从事航海的人,都能平安返航。
从外看,八角楼阁式的万寿塔有五层,主楼材质为花岗岩。万寿塔第一层的西北面有一个拱形石门,二至四层则分别有两个门洞,“万寿宝塔”四字赫然刻于第二层的门额上。万寿塔从下往上渐次缩小,叠涩出檐的砖石结构令人叹为观止。回廊围栏环护每层塔的四周,空心塔内有石阶可登至塔顶。顶层外壁建有方形石龛,龛内刻着姑嫂二人形象,印证了古老的传说。
望眼欲穿盼亲还,人间最深沉的祈盼,犹如石塔之重,千年不变。除了情感的寄托,万寿塔本身绝佳的地理位置,也让其见证了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的历史进程。万寿塔所在的宝盖山矗立于泉州湾与深沪湾之间的平原丘陵,是泉州湾一带的最高峰。这里控扼泉州湾与外海交界处,在此建塔可以锁住水口以保平安。
近千年来,万寿塔与六胜塔、石湖码头、江口码头一起构成了泉州港口设施建筑较为完整的体系,一直默默地为无数进出泉州湾的中外船舶指引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