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纠正这6个乒乓球动作,球技迅速提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纠正这6个乒乓球动作,球技迅速提高!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35712025_492554/?pvid=000115_3w_a

想要快速提高乒乓球水平?掌握这6个关键动作要点,让你的球技突飞猛进!从盯球到重心转换,每个要点都经过专业教练的精心提炼,简单易懂,实用性强。

1. 盯球:盯住对手球拍触球瞬间

准确地说,“盯球” 不能算是一个动作,应该算是一种“意识”!

“盯球”不完全等同于“看球”(业余球友中很多人把这两个概念混淆了,自认为“盯球”了,实际上只是“看球”),而是“有重点”的看球。

这个“重点”就是“盯住对手球拍触球瞬间”,因为这个“瞬间”决定了你的引拍幅度、你的脚步移动(判断落点)、你的应对措施(是过渡还是进攻)等等;

2. 发球:球拍触球前肘部以下放松

关于发球,有人说身体要放松,有人说身体要绷着一点,有人说要靠重心、靠身体发力等等。

其实重点在于“适度”,即:身体适度放松或“身体适度紧张,这个“度”是在哪里,只能靠实践中去琢磨了,毕竟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

只要确保发球的球速和旋转就是对的。但是,有一点至关重要:球拍触球前手指、手腕必须要放松。关于这一点,马琳谈发球曾说过一段话:“我发球,肘以下是松的,沾球的时候我发力,但是我身体其他地方都适度紧张,都要吃住点劲,沾球的一刹那,手、重心也是同一时间同一方向点一下。”

马琳说的这个“点”一下,很传神。

3. 搓球:放松引拍、挥拍“送”球、节奏对上来球时间

业余比赛中搓球非常重要,但实际很多朋友瞧不起“铁搓党”,尤其是输给搓球好的人之后还心有不甘。

实际上,平时多注重搓球练习,对于手感的提升和比赛成绩的稳定是很重要的,即便你热衷于进攻,搓球也是一项重要的过渡技术。这项技术“节奏”最重要,和进攻技术相比,节奏不能太快,要能和来球节奏合拍,这样才能主动控制比赛中的节奏。

4. 拉球:“撞击”是调整的前提

关于“攻球”和“弧圈球”,两者关系不是“父子关系”,更像是“兄弟关系”,建议练习弧圈球之前最好是有一定的攻球基础。

因为有了一定攻球基础之后,更容易每一板球都“打实”,而不是在“碰”球或“蹭”球。

业余弧圈球常见的现象是撞击不“实”,虽然旋转不错,但是球速不快,当然这和身体发力有一定关系,而缺少必要的“撞击”也是一个原因。

正确的拉球是要在“吃”住球的前提下“调整”:前冲就往前发力多点、加转就增加往上的发力,但是调整的前提是要有适度的“撞击”,挥拍时板形不要压得太狠。

老一点的教练更多强调的是击球前的“快收小臂”,而现在年轻一点的教练往往会用另一个说法:先推后收,或先迎后收。

5. 反手:肘部作为发力支点

有这么一句话“得正手者得天下”,意即强调正手的使用。

但是现在进攻技术的丰富,反手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纵观国际乒坛顶尖高手无不如此。

再来看业余比赛,反手技术甚至更重要,因为大家普遍步法不好的原因。

不管是横拍反手还是直拍横打,业余球友中很多人反手并不理想,重要原因往往是:球拍触球瞬间缺少一个稳固的发力支点。

别动不动就考虑什么步法、身体发力等等,那是中远台的事,对于绝大多数业余球友而言,反手能处理好台内和近台球就已经是高手了。

6. 重心:身体重心转换中“完成”击球

关于“重心”的文章有很多,其中不少是大腕级的教练写的,但是大多数业余球友看得云里雾里,貌似看懂了,结果打球时还是依然抡胳膊发力。

那到底该怎么做呢?简单直观地理解身体重心转换的方法:抬起左脚,身体重量就在右脚,这个时候作为“1”;左脚落下着地,抬起右脚,身体重量就在左脚,这个时候作为“2”。

而所谓的用身体重心击球就是在“1到2”之间完成击球。这样一来,就能避免业余打球中很多常见的问题:身体迎前不够、动作大但是效果不成正比、过早收小臂等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