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60天涨粉1500万,透露5个打造个人IP的大招
雷军60天涨粉1500万,透露5个打造个人IP的大招
导读:雷军在抖音平台的粉丝数量在60天内增长了1500万,截至5月23日已达到2277.2万。这一现象级涨粉背后,是雷军成功打造个人IP的典型案例。本文将深入分析雷军的IP打造策略,并总结出对普通人和企业家都有实际参考价值的五大技巧。
乐华娱乐CEO杜华表示,最近雷军做的SU7视频,有效地放大了自己的个人品牌,使得小米不再需要请代言人来吸引关注。因为关注雷军,就是关注小米,就在关注SU7。而这一次,雷军和他的小米汽车对同行的“杀伤力”又增强了。
这种流量焦虑,已经蔓延到国内绝大多数车企中。造车新势力中蔚来创始人李斌连出个差都要直播,长城汽车董事魏建军、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等也相继开始了对自己账号的打造。
显而易见,各大汽车品牌的创始人都意识到了,运营自己的IP是一种既省钱又有效的方法。有意思的是,早在6年前,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就曾留下了金句——“智能汽车的核心在运营,而不在制造”。
那么,在今天这个话题下,无忧学将和大家探讨雷军是如何成功打造个人IP,并从中提炼出对我们普通人、普通老板有实际帮助的IP打造技巧。
个人IP定位
在打造个人IP的道路上,确立明确的账号定位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这一定位源自于三个核心要素的交集:你所擅长的、你热爱并愿意长期投入的、以及具备商业变现潜力的领域。这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个人IP稳固的基石。
首先,擅长是构建专业形象的前提。你必须在某个领域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是吸引粉丝和建立信任的基础。
其次,热爱是持续发展的动力。只有对某个领域充满热情,你才能够长期投入并不断进步。打造个人IP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以年为单位的坚持和努力。
最后,商业变现是确保个人IP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将你的专长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找到盈利点,你才能够实现商业闭环,确保个人IP的长期运营。
雷军的专长领域,是成功创业者,是投资人,是程序员,是打造“价格厚道、感动人心”的产品。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同样需要找到自己的擅长和热爱所在。
这个专长可以与你的职业技能紧密相关,比如法律专长的罗翔老师;也可以与职业技能不直接相关,比如以搞笑犀利见长的papi酱、以传统文化手艺见长的李子柒。
在找到自己的专长后,我们需要持续深耕并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去放大影响力。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直播等渠道,将自己的专长和热情传递给更多的人。这样,我们才能够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个人IP,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有鲜明的个人标签
创始人IP相较于公司IP的显著优势,其核心在于创始人作为“人”的存在,他们拥有鲜明的个人特点和独特的性格魅力。这种个性不仅为品牌注入了生动的情感色彩,还迅速拉近了与大众的距离,从而建立起深厚的信任。
以雷军为例,他的实诚、随和与亲民形象深入人心。穿着凡客诚品的T恤、朴素的牛仔裤,笑容真诚亲切,甚至他那不甚流利的英语也成为了独特魅力的一部分。正是这些鲜明的特点,使粉丝愿意相信他、支持他,甚至追随他的步伐。
这种信任和追随,超越了具体的产品和业务范畴。无论雷军涉足手机行业还是新能源汽车领域,他的粉丝们都愿意为之买单。因为他们所信任和追随的,不仅仅是某个产品或者某项业务,更是那位有着鲜明个人标签的创始人本人。
善于讲好个人故事
那些擅长塑造个人IP的创始人,无一不是出色的故事讲述者。而讲述好故事的秘诀,往往在于其真实性和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
雷军的故事之所以独特,就在于其不同于其他创始人常见的“自揭伤疤”或“卖惨式”的叙述方式。他的故事充满了令人振奋的爽感,能够直接击中当下网友的“心巴”。
网上流传的版本为:
高考满分710分,雷军考700分,是湖北省理科状元。大学时期两年修满四年的学分,提前毕业,大一写的代码,大二编入教材,大三靠兼职写代码赚了100万。毕业后22岁加入金山软件,28岁当上总经理,38岁财务自由,陷入人生迷茫。
随后创办小米公司,不到三年,手机出货量就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三,8年时间完成公司上市。推出的红米手机系列,以799的低价直接整顿了盗版手机市场。后来小米进行各个领域:巨能写的中性笔让晨光得力震颤,小米插排,让公牛紧张,官宣小米汽车时,一张PPT就让各路友商紧急降价......雷军闲下来翻了几页爽文小说,心想:这也不爽啊?
先不论营销号网传的故事真实性有多少,这种极具代入感的霸道总裁故事,就已经自带病毒式营销的传播力。
持续不断地内容输出
内容是打造IP的核心动力。要想成功塑造一个强大的IP,关键在于以年为单位,坚持不懈地进行高质量的内容输出。
在内容输出方面,许多成功的创始人IP大佬们都做得非常出色,这无疑是他们成为“顶流创始人IP”的关键因素之一。
例如,俞敏洪经常通过直播、短视频和公众号等方式与粉丝互动,保持高频的内容更新;董明珠则频繁亮相电视节目,并在新媒体平台上频繁曝光,提升个人知名度;雷军同样勤奋,拍短视频、上直播间、身价千亿却亲自弯腰给花20来万购买了小米SU7的车主开门,以致于业界一直流传着“不要跟雷军比营销”的说法。
这些优质的内容不仅能够激发人们的思考,深深地影响他们,而且具有强大的传播力,能够迅速扩大创始人IP的影响力。因此,持续不断地输出高质量的内容,对于打造和维持一个成功的IP至关重要。
越“有梗”越火
最后还有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便是造梗和做好与粉丝的互动。比如这些在雷军评论区经常出现的高赞评论,正是不少视频内容的点睛之笔:
这些集万千网友的创意与灵感于一体的爆梗金句,不仅精准地触动了大众的笑点,更在无形中引发了广泛的情感共鸣,成为雷军获得数十亿播放量及疯狂涨粉的流量助推器。
总而言之,打造个人IP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定位、人设、内容创作以及与粉丝的互动等多个方面。